新書推薦: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編輯推薦: |
◆经典版本,流传百年,原味呈现
清代词学大师上疆村民选编,反复校订,精心编排。
上疆村民选编的《宋词三百首》,雅俗共赏,艺术性高,乃是宋词审美范本,问世至今近百年,流传至广。
◆品读宋词之美,唤醒内心的美学向往
八十余位古今闻名的大词人,三百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宋词,流丽多情,如梦似幻,享受中国美学熏陶,感受跨越千年的灵魂共振。
◆ 全本全译全注,通俗易懂
古典文学作家冰儿全本译注,通俗易懂,唯美婉约,将词人的命运脉络与词作创作背景紧密相融,展现宋词背后的故事、灵魂与美感。
◆ 搜罗历代传世名画,打造图文盛宴
全书精选经典传世国画,美轮美奂,图文共赏,打造专属于中国人的美学盛宴。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宋词解析读物,以清代词学大师上疆村民耗时十数年精编的选本为底本。此版本问世至今近百年,雅俗共赏、艺术性高,是宋词选本中极具代表性、精到的版本。
本书精选苏轼、柳永、晏殊、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八十余位古今闻名的大词人约三百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由古典文学作家冰儿倾情译注。
书中每首宋词都包含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四大部分,全面详尽,通俗易读,同时将词人的命运脉络与词作创作背景紧密相融,以唯美婉约的笔触,向读者展现宋词背后的故事、灵魂与美感。
书中穿插大量传世名画,美轮美奂,图文共享,打造中国人的美学盛宴,为读者带来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
關於作者: |
编者
上彊村民
(1857-1931)
清代词学大师。
本名朱孝臧,字古微,后改名朱祖谋,号沤尹,又号彊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光绪九年进士,改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擢礼部侍郎。后称病辞官,居苏州吴门,一心钻研词学。
彊村为词三十余年,著有《彊村丛书》《彊村词》等书。其耗费十余年心血,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树立了宋词审美范本,是宋词选本中极具代表性、精到的版本,问世后流传至今。
编者
上彊村民
(1857-1931)
清代词学大师。
本名朱孝臧,字古微,后改名朱祖谋,号沤尹,又号彊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光绪九年进士,改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擢礼部侍郎。后称病辞官,居苏州吴门,一心钻研词学。
彊村为词三十余年,著有《彊村丛书》《彊村词》等书。其耗费十余年心血,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树立了宋词审美范本,是宋词选本中极具代表性、精到的版本,问世后流传至今。
译注
冰儿
本名商玉玲,作家。洛阳市作协副秘书长,汝阳县作协主席。出版过多部畅销散文集。
喜欢古典诗词,最爱唐诗宋词之美。
|
目錄:
|
赵佶
燕山亭 002
钱惟演
木兰花 005
范仲淹
苏幕遮 008
御街行 009
张先
千秋岁 012
菩萨蛮 013
醉垂鞭 014
一丛花 015
天仙子 017
青门引 018
晏殊
浣溪沙 021
浣溪沙 022
清平乐 023
清平乐 024
木兰花 026
木兰花 027
木兰花 028
踏莎行 030
踏莎行 031
蝶恋花 032
韩缜
凤箫吟 035
宋祁
木兰花 038
欧阳修
采桑子 041
诉衷情 042
踏莎行候馆梅残 043
蝶恋花 044
蝶恋花 046
蝶恋花 047
木兰花 048
浪淘沙 049
青玉案 050
柳永
曲玉管 053
雨霖铃 054
蝶恋花 056
采莲令 057
浪淘沙慢 058
定风波 060
少年游 061
戚氏 062
夜半乐 064
玉胡蝶 066
八声甘州 067
迷神引 068
竹马子 070
王安石
桂枝香 073
千秋岁引 074
王安国
清平乐 077
晏几道
临江仙 080
蝶恋花 081
蝶恋花 082
鹧鸪天 083
生查子 085
木兰花 086
木兰花 087
清平乐 088
阮郎归 089
阮郎归 090
六幺令 092
御街行 093
虞美人 094
留春令 095
思远人 096
苏轼
水调歌头 099
水龙吟 100
永遇乐 102
洞仙歌 103
卜算子 104
青玉案 106
临江仙 107
定风波 108
江城子 110
贺新郎 111
秦观
望海潮 114
八六子 115
满庭芳 116
满庭芳 118
减字木兰花 119
浣溪沙 120
阮郎归 121
晁元礼
绿头鸭 125
赵令畤
蝶恋花 128
蝶恋花129
清平乐 130
晁补之
水龙吟 133
忆少年 134
洞仙歌 135
晁冲之
临江仙 139
舒亶
虞美人 142
朱服
渔家傲 145
毛滂
惜分飞 148
陈克
菩萨蛮 151
菩萨蛮 152
李元膺
洞仙歌 155
时彦
青门饮 158
李之仪
谢池春 161
卜算子 162
周邦彦
瑞龙吟 165
风流子 167
兰陵王 168
琐窗寒 170
六丑 171
夜飞鹊 173
满庭芳 174
过秦楼 176
花犯 177
大酺 179
解语花 181
蝶恋花 182
解连环 183
拜星月慢 185
关河令 186
绮寮怨 187
尉迟杯 189
西河 190
瑞鹤仙 191
浪淘沙慢 193
应天长 195
夜游宫 196
贺铸
青玉案 199
感皇恩 200
薄幸 201
浣溪沙 203
浣溪沙 204
石州慢 205
蝶恋花 206
天门谣 208
天香 209
望湘人 210
绿头鸭 212
张元幹
石州慢 215
兰陵王 216
叶梦得
贺新郎 219
虞美人 220
汪藻
点绛唇 223
刘一止
喜迁莺 226
韩疁
高阳台 229
李邴
汉宫春 232
陈与义
临江仙 235
临江仙 236
蔡伸
苏武慢 239
柳梢青 240
周紫芝
鹧鸪天 243
踏莎行 244
李甲
帝台春 247
李重元
忆王孙 250
万俟咏
三台 252
徐伸
二郎神 255
田为
江神子慢 258
曹组
蓦山溪 261
李玉
贺新郎 264
廖世美
烛影摇红 267
吕滨老
薄幸 270
鲁逸仲
南浦 273
岳飞
满江红 276
张抡
烛影摇红 279
程垓
水龙吟 282
张孝祥
六州歌头 285
念奴娇 286
韩元吉
六州歌头 289
好事近 290
袁去华
瑞鹤仙 293
剑器近 294
安公子 295
陆淞
瑞鹤仙 299
陆游
卜算子 302
陈亮
水龙吟 305
范成大
忆秦娥
308
眼儿媚 309
霜天晓角 310
辛弃疾
贺新郎 313
念奴娇 314
汉宫春 316
贺新郎 317
水龙吟 319
摸鱼儿 320
永遇乐 322
木兰花慢 323
祝英台近 325
青玉案 326
鹧鸪天 327
菩萨蛮 328
姜夔
点绛唇 331
鹧鸪天 332
踏莎行 333
庆宫春 334
齐天乐 336
琵琶仙 337
八归 339
念奴娇 340
扬州慢 342
长亭怨慢 343
淡黄柳 345
暗香 346
疏影 348
翠楼吟 349
杏花天 351
一萼红 352
霓裳中序第一 353
章良能
小重山 356
刘过
唐多令 359
严仁
木兰花 362
俞国宝
风入松 365
张镃
满庭芳 368
宴山亭 369
史达祖
绮罗香 372
双双燕 373
东风第一枝 375
喜迁莺 376
三姝媚 377
秋霁 379
夜合花 380
玉胡蝶 382
八归 383
刘克庄
生查子 386
贺新郎 387
贺新郎 388
木兰花 390
卢祖皋
江城子 393
宴清都 394
潘牥
南乡子 397
陆叡
瑞鹤仙 400
吴文英
渡江云 403
夜合花 404
霜叶飞 406
宴清都 407
齐乐天 409
花犯 410
浣溪沙 412
浣溪沙 413
点绛唇 414
祝英台近 415
祝英台近 416
澡兰香 418
风入松 419
莺啼序 420
惜黄花慢 423
高阳台 424
高阳台 426
三姝媚 427
八声甘州 428
踏莎行 430 瑞鹤仙 431
鹧鸪天 433
夜游宫 434
贺新郎 435
唐多令 437
黄孝迈
湘春夜月 440
潘希白
大有 443
黄公绍
青玉案 446
朱嗣发
摸鱼儿 449
刘辰翁
兰陵王 452
宝鼎现 453
永遇乐 455
摸鱼儿 457
周密
高阳台 460
瑶华 461
玉京秋 463
曲游春 464
花犯 466
蒋捷
瑞鹤仙 469
贺新郎 470
女冠子 472
张炎
高阳台 475
渡江云 476
八声甘州 478
解连环 479
疏影 481
月下笛 482
王沂孙
天香 486
眉妩 487
齐天乐 489
长亭怨慢 490
高阳台 492
法曲献仙音 493
彭元逊
疏影 496
六丑 497
姚云文
紫萸香慢 501
僧挥
金明池 504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507
醉花阴 508
声声慢 509
念奴娇 510
永遇乐 512
|
內容試閱:
|
赵佶
(1082—1135)
即宋徽宗,宋神宗之子,元符三年(1100)即位。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传位其子赵桓即宋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绍兴五年(1135)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艺术造诣极高,工书善画,平生著作极多,有词集《宋徽宗词》。现存词十余首。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释
①冰绡:指如冰雪般洁白的丝绸。
②靓妆:指漂亮的装饰。
③者:同“这”。
译文
冰雪之姿,如白色锦缎剪裁而成,花瓣儿片片轻叠,如淡饰胭脂娇媚万千的佳人笑靥。杏花初绽,如佳人新妆,芳香四溢,艳丽多彩,连瑶池蕊珠宫的仙女也要自叹不如。只可惜,无情风雨摧残,花儿太易凋残。愁苦难遣,想问这凄凉的小院,已是几度春归春谢?
且借杏花心语,遥寄这离恨万千,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离人言语和无尽的愁苦悲哀?天遥地远,旧日宫阙,已被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昔日故园何在?只有在梦中归去,可如今连梦也没有了,这沉沉思念,该到何处安歇?
赏析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在被俘途中见杏花所作,借写杏花抒发亡国之君的无限悲慨,以及对故国山河的无尽思念。昨日的北宋帝王,今日沦为阶下之囚,内心悲凄可想而知。途中见到艳丽的杏花,本应喜悦赞叹,却惹来更深重的愁绪。春色终有尽,繁华转眼空,昨日种种都已离他远去,只能偶尔梦回旧日宫殿,近来却连归去的梦也不做了,结尾读来尤其凄凉沉痛,遗恨无尽。作此词后不久,宋徽宗便因不堪金人折辱郁郁离世。
清代徐釚《词苑丛谈》评价此词:“哀情哽咽,仿佛南唐李主,令人不忍多听。”
钱惟演
(962—1034)
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忠钱俶第七子,随钱俶归宋,累迁工部尚书、枢密使等官职。其博学能文,曾预修《册府元龟》,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为“西昆体”骨干诗人。现存词二首。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
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
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
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
①鸾镜:指镜子。古有“鸾睹镜中影则悲”的说法,后常把照人的镜子称为“鸾镜”。
②芳尊:形容精致的酒杯。
译文
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见春光正好,处处莺啼燕啭。城下碧波荡漾,浪涛拍岸,春色如烟浩渺。眼前这绿柳芳草,不知何日亦将凋敝,思及此,我忍不住泪眼迷蒙,愁肠百结。
人到暮年,只觉昔日情怀逐渐黯淡,鸾镜中的容颜不知何时已随流年悄然变换。想当年曾因身体多病不敢豪饮,如今却恨酒杯太浅,装不下我的愁绪万千。
赏析
此词为伤春遣怀之作,是词人晚年谪迁汉东时所作,亦是其绝笔之作。全词以极其凄婉的笔触,抒写了词人衰颓困苦的晚年情怀及政治失意的感伤。词的开篇,一片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春色扑面而来,然而春光与春声,似一把利剑,直刺向词人的心。通篇的“泪”与“愁”,与明媚春色形成强烈对比,读来令人无限怅惘。钱惟演出身于勋贵之家,一生仕途显达,无奈暮年失意且遭流放,迟暮之悲油然顿生。此时此地,春光再好,在词人眼里无非都是短暂的华章,终成云烟。这份极致的感伤,留在容颜衰老的镜子里,留在渴望斟满的酒杯里,刻骨之殇,真真切切尽在词间。全词以丽景写哀情,情景相生,凄婉深切,反映了宋初纤丽的词风。
范仲淹
(989—1052)
字希文。祖籍邠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苦读及第,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庆历三年(1043)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其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文、词皆有名,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黯乡魂:形容思念家乡满腹心事的样子。
②追:纠缠,追随着。
③旅思():羁旅的愁思。
译文
秋日里,碧云在天际飘悠,黄叶铺满了大地,天边无垠的秋色,与滢滢秋波默契相拥。翠色的寒烟,袅袅地升腾着;远山的剪影,在斜阳里捉迷藏似的若隐若现。萋萋芳草是无情,在一片斜阳里铺展开来,一直铺到了遥远的天边。
这刻在心底的思念啊,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羁旅的愁思,夜夜缠绕心怀,多希望每晚都能做一个美梦,在梦里暂别这恼人的乡思。月明之夜,莫要独自倚栏于高楼。来,就着月光,端起酒杯,欲以酒洗涤愁肠,无奈都化成了相思的眼泪。
赏析
范仲淹是写出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佳句的词人,其作品以抒写家国情怀、仁人志士见长,他的词作至今仅留世五首。
这首《苏幕遮》雄浑大气,斜阳下的芳草,夜空中的明月,楼高路远,天涯孤旅,乡思漫漫,愁怀哀哀,其“情”尤见深挚。范仲淹曾有多年边塞生活的经历,此词即创作在其驻守边塞期间,当时他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的前线,秋寒漠漠,秋叶遍地,他和将士们难抑思亲念乡之情,范仲淹借漫天斑斓的秋景,用几近明快大气的笔调,把边关天涯、羁旅乡思糅杂其中,抒发了一曲思乡绝唱。明月本为团圆日,奈何只身在边关。丽景中的柔情,离愁中的大气,柔中有骨,泪中含笑,尤为感人。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
①香砌:形容飘满落花的石阶。
②欹:斜靠着的样子。
③都来:算来。出自唐代罗隐《送顾云下第》:“百岁都来多几日,不堪相别又伤春。”
译文
纷纷黄叶飘落在透着香气的石阶上,寂静的夜,听得见清寒的秋声。孤栖玉楼的人,卷起珠帘,但见银河自空垂下。年年此时,都是如此,月色如练,只能独赏,情郎却在千里之外。
满腔愁情,欲借浊酒消遣,酒未沾唇,泪已开始零落。夜已深,灯已残,独自斜倚枕畔,尝尽寂寞的滋味。这相思,要么沾染在眉间,要么缠绕于心头,无从闪避。
赏析
此词为秋夜怀人之词,全词风格缠绵悱恻,很难让人把它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联系在一起。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为苏轼豪放词开了先河,而此词却是截然不同的清丽婉约之风,抒写相思之情。无论思人,抑或思家,都让人感到其情感的百转千回。其中“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一句尤其巧妙,据说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便是出自此处。明代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评》曾评价此词:“月光如画,泪深于酒,情景两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