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脂批线索,续写红楼梦后三十回,内容上做到前后贯通,逐层揭示前面的各个伏笔,文字语言上,尽量与曹雪芹原文相似,在诗文创作中,非常注重格律工整,意蕴含蓄。本书仿照脂砚斋评点红楼梦、邓遂夫评点西岭雪续红楼梦的模式,采用赵建忠评点李芹雪续红楼梦的模式。
|
關於作者: |
李芹雪,1976年生,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从2004年开始创作《佚红楼梦》。 赵建忠 1963年出生于天津,1989年就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研究生,1992年毕业后执教于天津师范大学,现为该校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从事《红楼梦》及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97年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续书研究》广受业内好评,被认为对新时期的小说续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相关文章结集为《红学管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红学讲演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聚红厅谭红》(百花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主持国家项目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参与文化部恭王府与《红楼梦》、北京大学伟大的《红楼梦》慕课系列讲座及中央电视台等各类媒体策划的红学节目,曾发起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京津冀红学高端论坛。兼职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红楼梦学刊》编委、《红楼梦与津沽文化研究》主编等。
|
目錄:
|
第八十一回 奢图宝物宁荣辞岁 曲阑人尽潇湘离魂
第八十二回 一道婆逼索当日债 二淑女完谐百年姻
第八十三回 贾元春卧病凤藻宫 林黛玉泪染相思记
第八十四回 病香菱衔冤归地府 苦迎春含恨赴黄泉
第八十五回 因抱病凤姐荐平儿 为贪欢贾琏逐秋桐
第八十六回 争闲气金桂闹家宴 赴雅会薛蟠结新知
第八十七回 睹指甲公子怀美婢 庆生辰女眷奉慈娱
第八十八回 闻琵琶主宾怜薄命 祷牛女宝黛烧夜香
第八十九回 薛蘅芜终结海棠社 贾藕榭杀青园子图
第九十回 假消息夙偿镜鸾凤 虚麒麟果定真鸳鸯
第九十一回 凤藻宫力缔金玉缘 贾元妃惊逢虎兔兆
第九十二回 林黛玉焚帕谢知己 薛宝钗吊灵伤金兰
第九十三回 薛宝钗于归绛芸轩 贾探春伴灵寿仙殿
第九十四回 王熙凤借机除来旺 贾宝玉乘闲访紫鹃
第九十五回 会夜局妻妾博闱欢 饮年酒妯娌营家计
第九十六回 赵姨娘恃女作威福 贾探春陈情规亲母
第九十七回 过青楼珍爵爷构衅 赏春景贾贵人游园
第九十八回 太真新浴芙蓉出水 明妃远嫁梨花带雨
第九十九回 知休咎老清客辞东 托事务贾太君归西
第一〇〇回 识人情凤姐含隐忍 晓大义鸳鸯散钗环
第一〇一回 情小姐因情绝亲故 痴公子抱痴悼知音
第一〇二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第一〇三回 聪明人反遭聪明累 绝色尼终被绝色误
第一〇四回 狱神庙马拥蓝关雪 冻毡裘人忆红楼梦
第一〇五回 铁门槛百年势烛微 长筵席一宵人星散
第一〇六回 义小红尘庵探故主 苦巧姐狱庙遇恩人
第一〇七回 卖字画路遇北郡王 食酸虀夜遣花袭人
第一〇八回 贾宝玉耻攀龙攀凤 花袭人贵有始有终
第一〇九回 厌红尘削发了尘缘 悔青灯送玉还俗世
第一一〇回 李宫裁寿终富贵乡 甄士隐梦醒葫芦庙
|
內容試閱:
|
该书是一本以全景式的姿态展现当代单个村落面貌的村寨志,是宏观因素和微观需求相耦合的产物,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国家政策导向、地方群体现状和笔者内心诉求合力的结果。
纵观百年中国乡村史,乡村建设总是在乡村凋敝、农民贫困及乡村资源人才、资金、土地等过度输出而影响国家整体发展时开启,然而当乡村建设稍微有点成绩时,国家的注意力便从乡村转移。进入21世纪后,为扭转这一发展困境,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第一次将乡村建设放在了国家发展的高度。为保障农村的持续发展,党中央在2004年至今又连续十四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10月,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必然需求。十九大报告明确地将乡村建设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指出建设什么样的乡村,如何建设乡村。该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此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到2020年,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制定完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同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该规划的任务和目标是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据上述可知,乡村的价值不容忽视,乡村建设仍需进行,并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