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HK$
79.2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HK$
7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HK$
104.5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HK$
118.8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HK$
217.8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HK$
8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紧跟智能制造应用实践,满足大专院校、FANUC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和FANUC机器人应用技术人员应用需求
|
內容簡介: |
本书遵循“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的编写思想,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工业机器人的9个项目,共19个任务实训课题为载体,使读者认识FANUC工业机器人的本体与控制器,学会使用示教器、设置机器人坐标系、机器人程序操作、机器人编程、应用ROBOGUIDE开发环境、机器人视觉控制、超磁机器人应用等,全面掌握FANUC机器人的应用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业机器人创新应用开发能力。
|
目錄:
|
目录
前言
项目一 认知FANUC工业机器人1
任务1 认识FANUC机器人1
技能训练16
习题17
项目二 FANUC机器人的基本操作18
任务2 学会用FANUC机器人彩色示教器18
技能训练37
任务3 机器人的手动操作39
技能训练42
习题42
项目三 FANUC机器人的坐标系设定44
任务4 创建机器人工具坐标系44
技能训练51
任务5 创建机器人用户坐标系52
技能训练59
习题60
项目四 FANUC机器人编程基础61
任务6 机器人程序操作61
技能训练65
任务7 创建机器人程序66
技能训练74
任务8 学会使用机器人码垛堆积指令75
技能训练93
任务9 应用寄存器指令94
技能训练100
任务10 应用机器人I/O指令102
技能训练107
任务11 应用机器人程序控制指令109
技能训练115
习题116
项目五 机器人指令程序的维护与执行117
任务12 机器人指令程序创建与修改117
技能训练133
习题134
项目六 机器人运行管理与特殊功能应用135
任务13 机器人文件管理与特殊功能应用135
技能训练153
任务14 工业机器人零点标定155
技能训练160
习题161
项目七 应用ROBOGUIDE开发环境162
任务15 新建机器人仿真系统162
技能训练182
任务16 机器人仿真编程184
技能训练195
习题196
项目八 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197
任务17 机器人搬运加工应用197
技能训练202
任务18 机器人视觉分拣应用203
技能训练219
习题222
项目九 超磁机器人应用223
任务19 应用一体化磁减速关节模组223
技能训练228
任务20 新型机器人控制模组及其应用228
技能训练231
习题232
|
內容試閱:
|
前言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设备。随着全球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日益普及。新型工业机器人体积更小、功能增强、应用更灵活。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激光切割、喷涂、自动抓取、焊接、码垛、视觉分拣等工业生产过程。本书遵循“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的编写思想,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工业机器人的9个项目共20个任务实训课题为载体,通过详细的图例和文字介绍,使读者认识FANUC工业机器人的本体与控制器,学会使用示教器、设置机器人坐标系、机器人程序操作、机器人编程、应用ROBOGUIDE开发环境、机器人视觉控制等,全面掌握FANUC机器人的应用知识和技能,提高超磁机器人创新开发能力。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认知FANUC工业机器人、FANUC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创建机器人坐标系、FANUC机器人编程基础、创建机器人程序、机器人指令程序的维护与执行、机器人运行管理、应用ROBOGUIDE开发环境、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超磁机器人应用9个项目,每个项目设置1~6个任务、1~6个技能综合训练,全面介绍FANUC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技能。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深圳技师学院杨波提供了FANUC工业机器人的教学资料,参与了实操训练课题的验证。深圳超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张天洪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业机器人技术),提供了磁悬浮减速机、一体化磁减速动力模组及超磁机器人等,支持机器人创新开发项目。广州因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李锦聪参与了教材编写。在此对深圳技师学院、深圳超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张天洪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业机器人技术)、广州因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请将意见发至szxiaomingyao@163.com,不胜感谢。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