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HK$
86.9

《
AI芯片应用开发实践:深度学习算法与芯片设计
》
售價:HK$
75.9

《
世界之中(文明三部曲之后,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充满想象力的重磅新作)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中国历代以来各地区、水域的古代舟船共1500余种,其中属于考古发现的舟船近170种。对所收录舟船,采用了条目编排的形式,并设置目录方便读者查找和对照,旨在为开展中国舟船史研究、古船模研制、航运史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便利。本书收录和编著的依据主要包括: 古籍、古今地方志史料、考古发掘报道或报告以及近现代论文或著作等。此外,相关查找信息也附录于书后。
|
關於作者: |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中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共建。馆内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分设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六大展馆,渔船与捕鱼、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并建有天象馆、4D影院、儿童活动中心,涵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
|
目錄:
|
目 录
上篇 文献记载舟船
下篇 考古发现舟船
附录 参考资料
后记
前言《中国古船录》的编写,工作量巨大。书中要引用诸多古籍、方志和考古发掘资料,所参考和使用的各类文献资料近1300篇。本书的编著者中国航海博物馆不仅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多次组织造船史、航海史、考古发掘、方志史料等领域的专家参与研讨(我也参与其中),就全书的内容、体例、编排等听取意见。可以说,中国航海博物馆编著本书,其基础研究工作比较扎实,对出版、编排等也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安排和考虑,现在所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收录了中国各历史时期、各水域地域见有记录的船型船名和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古沉船,对每条船的解释、介绍简要且比较准确,可以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广而博的古船知识。为此我们应当感谢本书的编著者,中国航海博物馆的王煜和叶冲,为本书的出版历尽辛苦,做了大量深入和细致的工作。
本书收录古船条目达1500余条,参照辞典样式编排,在《水运技术词典》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应该是当前船史学界收录古船条目最多的一本工具书。就推进船史研究而言,本书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本书在摘录和引用古船资料时,清晰地交代了资料的参引来源,且整理出一份古船研究资料的论著目录。这些均极大方便了船史研究者及相关领域人员进行查询和进一步展开研究,因此,本书同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资料性和学术性。《中国古船录》的编写,工作量巨大。书中要引用诸多古籍、方志和考古发掘资料,所参考和使用的各类文献资料近1300篇。本书的编著者中国航海博物馆不仅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多次组织造船史、航海史、考古发掘、方志史料等领域的专家参与研讨(我也参与其中),就全书的内容、体例、编排等听取意见。可以说,中国航海博物馆编著本书,其基础研究工作比较扎实,对出版、编排等也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安排和考虑,现在所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收录了中国各历史时期、各水域地域见有记录的船型船名和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古沉船,对每条船的解释、介绍简要且比较准确,可以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广而博的古船知识。为此我们应当感谢本书的编著者,中国航海博物馆的王煜和叶冲,为本书的出版历尽辛苦,做了大量深入和细致的工作。
本书收录古船条目达1500余条,参照辞典样式编排,在《水运技术词典》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应该是当前船史学界收录古船条目最多的一本工具书。就推进船史研究而言,本书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本书在摘录和引用古船资料时,清晰地交代了资料的参引来源,且整理出一份古船研究资料的论著目录。这些均极大方便了船史研究者及相关领域人员进行查询和进一步展开研究,因此,本书同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资料性和学术性。
当然,《中国古船录》的研究对象是几千年历史进程中的代表性中国古船,而与其有关的史料浩如烟海,因此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将是一项持续性的基础工作,仍需不断努力、修订和优化。本书如能增加重要船型的附图,那就更完美了。我们期待中国航海博物馆等机构的年轻研究人员,在舟船史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奉献更多的佳作。
以上是为序。
席龙飞
2020年3月
|
內容試閱:
|
《中国古船录》的编写,工作量巨大。书中要引用诸多古籍、方志和考古发掘资料,所参考和使用的各类文献资料近1300篇。本书的编著者中国航海博物馆不仅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多次组织造船史、航海史、考古发掘、方志史料等领域的专家参与研讨(我也参与其中),就全书的内容、体例、编排等听取意见。可以说,中国航海博物馆编著本书,其基础研究工作比较扎实,对出版、编排等也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安排和考虑,现在所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收录了中国各历史时期、各水域地域见有记录的船型船名和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古沉船,对每条船的解释、介绍简要且比较准确,可以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广而博的古船知识。为此我们应当感谢本书的编著者,中国航海博物馆的王煜和叶冲,为本书的出版历尽辛苦,做了大量深入和细致的工作。
本书收录古船条目达1500余条,参照辞典样式编排,在《水运技术词典》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应该是当前船史学界收录古船条目最多的一本工具书。就推进船史研究而言,本书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本书在摘录和引用古船资料时,清晰地交代了资料的参引来源,且整理出一份古船研究资料的论著目录。这些均极大方便了船史研究者及相关领域人员进行查询和进一步展开研究,因此,本书同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资料性和学术性。
当然,《中国古船录》的研究对象是几千年历史进程中的代表性中国古船,而与其有关的史料浩如烟海,因此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将是一项持续性的基础工作,仍需不断努力、修订和优化。本书如能增加重要船型的附图,那就更完美了。我们期待中国航海博物馆等机构的年轻研究人员,在舟船史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奉献更多的佳作。
以上是为序。
席龙飞
2020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