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HK$
86.9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HK$
4378.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HK$
52.8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HK$
96.8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HK$
69.3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HK$
151.8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HK$
261.8
|
編輯推薦: |
文化人类学领域领军学者叶舒宪、萧兵联合倾力创作,以大传统理论解读《论语》,开启了多维视角解读中华元典的新思路,给读者带来重新理解孔子和重新理解儒家的学术契机。 《论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对整个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本书紧扣《论语》的文化意义,并由此深入孔子伦理政治的思想内核,将之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对比观照,提出了许多新的文化发现,对当前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用文化人类学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创造性阐释传统文化经典,在研究方法上给国学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带来新风气。
|
內容簡介: |
本书一部从大传统多维视角解读儒家*经《论语》的学术著作,由我国文学人类学派领军学者叶舒宪和萧兵合著。以《论语》为研究对象,使用文化人类学的多维研究方法,在大传统视野下提出了一些解读《论语》的新认识和新思路。导论部分通过训释学与习、论与语、觉与效、仁与智、礼与体、政与名等核心概念,提出有关《论语》与华夏口传文化渊源的关系、儒家的神话学等新颖观念,发掘孔子思想的精华。本论部分围绕一系列从《论语》生发出的问题作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如:仁属于爱感文化,却又不是爱人民爱一切人;民本不同于人本,二者却可以相结合;中意味着人攻治而不是攻灭异端;礼来源于两种生产的分类、分食、分工和分配,成为社会秩序、行为规范、艺术生存的集萃,并且异化为思想和行为的桎梏;等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孔子倡导道德高于法律,醉心于人治、礼治的缘由和缺陷。
|
關於作者: |
叶舒宪,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首批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出版《文学与人类学》《中国神话哲学》《诗经的文化阐释》等著作30余部。
萧兵,当代新文化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版《楚辞研究》《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等系列著作20余种。
二人曾先后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独著或合著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及省部级奖项。
|
目錄:
|
导 论
第一章 孔子《论语》与口传文化传统 3
第一节 导言: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 3
第二节 识字取代口传的弊端 5
第三节 述而不作新解:论语本义 13
第四节 《论语》是圣书 18
第二章 学而时习之新释
《论语》口传语境的知识考古学发掘 21
第一节 文化断裂的见证:《论语》何以用语病开篇? 21
第二节 文学史的世纪之误区:《论语》是散文吗? 22
第三节 学的口传文化渊源 24
第四节 学教与爻的口传文化特质 27
第五节 释习鸟数飞与有翼飞翔的话语 37
第六节 时习的时的特殊含义 43
第七节 践行与验证也是时习 48
第八节 学而时习之的之指代什么? 55
第九节 子曰诗云追溯口传文化的神圣教学模式 73
第三章 略说儒家神话 75
第一节 儒家思想可溯源于神话 75
第二节 礼仪与儒家身体观 83
本 论
第一章 仁:爱感文化 93
第一节 仁为孔子原创 93
第二节 仁之遂行:仁者爱人 114
第三节 泛人性论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129
第四节 一个对立的参照系:日本 138
第二章 中庸的再认识 150
第一节 中庸的选择性:攻治,还是消灭异端? 150
第二节 经济的中庸 194
第三节 平均主义幻象 202
第四节 中产与恒心、持久力 230
第五节 伪中庸的乡愿 246
第六节 中庸的物化:欹器 255
第三章 伦理政治的糟粕与精华 265
第一节 政,正也: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诉求 265
第二节 政为何以正名为先 287
第三节 血缘主导的宗法政治 313
第四章 礼:中国文化最游移概念 360
第一节 礼的意义与功能 361
第二节 德 政、礼 刑的区别与冲突 409
第三节 刑、礼诸疑 438
第四节 免而无耻与有耻且格 460
第五节 刑不上大夫十分可疑 474
第六节 复礼:是倒退,还是以退为进? 4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