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HK$
86.9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HK$
57.2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HK$
86.9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HK$
4378.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HK$
52.8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HK$
96.8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HK$
69.3
|
編輯推薦: |
《本书基于20002018年我国自主生产的植被生产力数据集及火烧迹地产品,揭示了2000年以来全球森林覆盖及生产力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全球林火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及其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可为积极应对全球变化、提升森林可持续管理能力等方面提供信息保障。
|
內容簡介: |
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报告发布2018年30米分辨率全球森林覆盖产品及2000-2018年的森林变化产品;国际首发全球30米分辨率时序(2000-2018)火烧迹地产品;基于我国学者自主开发的反演算法生成全球植被生产力数据集以及森林火险指数(FDI)产品。并研究和分析全球森林覆盖空间分布及生产力现况、本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和生产力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全球林火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及其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等。可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对气候变化及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
目錄:
|
一、引 言 ................................................................................................ 1
二、全球森林覆盖及生产力现状 ...................................................3
2.1 全球森林覆盖及生产力整体状况 .........................................................3
2.2 各气候带森林覆盖及生产力特征 .........................................................5
2.3 各大洲森林覆盖及生产力现状 .............................................................8
三、21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及生产力变化情况 .............16
3.1 全球森林覆盖及生产力变化特征 ......................................................16
3.2 各大洲森林覆盖及生产力变化 ...........................................................18
3.3 全球主要森林分布区森林覆盖及生产力变化特征 ..............................27
3.4 21世纪以来中国森林覆盖变化及其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42
四、全球林火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47
4.1 20002018年全球林火空间分布时空特征 .......................................47
4.2 林火对于森林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50
4.3 全球林火多发区域森林火险趋势分析 ................................................54
五、结论与建议 .................................................................................... 64
附 录 ........................................................................................................ 66
附录A 数据产品 .......................................................................................66
附录B 关于报告中数据的说明 .................................................................72
附录C 参考文献 .......................................................................................73
致 谢 ........................................................................................................ 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