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红高粱》西行

書城自編碼: 357714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李彤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103323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57.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这些陈年旧文,为什么还值得整理重发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史料价值。
20世纪80年代,后记《红高粱》西行是一个风云翻卷、有声有色的年代,我躬逢其盛,又处于那样一个有利的位置,客观上是记录了文化艺术方面发生的多件大事。电视剧《红楼梦》拍成、北京图书馆迁馆、中国足球首次冲出亚洲、电影《红高粱》获奖、电影《孩子王》戛纳参赛(乃至更早的1977年恢复高考)。
这些大事我都曾身历其境,或翔实记录,或感慨议论,那些当时的现场感觉,与后来遥隔时空的追忆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它们大多数不属于新闻报道,而是副刊文章,就不仅是干枯的史料,而且是感性的重温了。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是作者上世纪80年代,在人民日报和其它报刊的副刊上发表的报道、杂文、评论和报告文学、诗歌等,兼及少量前后期作品。按内容分为四部分。影坛流云有关电影界,要点是1988年的《红高粱》和《孩子王》,作者与张艺谋、陈凯歌曾有亲密关系,并亲临采访戛纳电影节。莫言曾多次提及《西行》一文。文海逝波包括大文化范围的报道,和文学作品评论。红楼偶得是有关《红楼梦》的文字,包括对87版电视剧的评论,和有关红学版本的几篇书评。拙笔留痕是很幼稚的几首诗,其中1977年高考一篇可归为史料。
目錄
历史身影,一一呈现
李彤《〈红高粱〉西行》序

影坛流云

活得舒展些,拍得洒脱些
访张艺谋
《红高粱》:自己种的高粱
《红高粱》西行
我写《〈红高粱〉西行》
从《末代皇帝》说到《红高粱》
戛纳晴雨
戛纳,尽管不是凯歌
《孩子王》西行追记
在法国,我见到的潘虹
戛纳电影节采访归来
谁道是天无二日
影、视《末代皇帝》之比较
民族性与走向世界
访美籍华裔影星卢燕
西影蒙太奇
漫说中国电影的第五代
没有上帝
电影:可以使地球更小些
访吴子牛
看《霸王别姬》怀陈凯歌

文海逝波

《鬈毛》试疏
致陈建功
《鬈毛》闲篇
致李彤
残损的手掌与书的青山
话说书城
访北京图书馆新馆总建筑师杨芸
工艺美术:神奇而又亲近
北京图书馆采访札记
嗓门远不如诚挚重要
《人民日报》文艺部首次文化沙龙小记
侨心百年

红楼偶得

当你站在巨人肩头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观感三题
书影功成慰雪芹
读影印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
目录《红高粱》西行
拘谨之憾与超脱之途
电视剧《红楼梦》琐议(上)
续作之难与观赏习惯
电视剧《红楼梦》琐议(下)
喜见奇书传新影
影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评介
为红学筑一块基石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首卷读后
《红楼梦》价值几何?

拙笔留痕

在走进考场之前
礼花,开在坚实的地面
爆竹,在今夜点燃
內容試閱
我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做编辑兼记者,是1983年到1989年,前后不过6年时间。我在评论组分管电影和电视的报道和评论,兼及其他。当自己有感而发时,便主动写些评论或杂文。这些大多发表在文化生活版和《大地》副刊及文学作品版上,后来又加上了海外版。那时候《人民日报》的制度是很严格的,凡是内部人为本报包括海外版写稿,都是职责所在,没有稿酬。
说白了就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有名没有利。我们便在余暇时,为外报、外刊写稿,也不乏主动的邀约。这样就能得些稿酬,在那个商潮初起的年代,聊以补贴家用。好在文艺部的几位领导,都是文坛上的著名写家,我们的业余创作受到鼓励。我的这些文章,无论本报、外报,大都发表在副刊上,以谈艺论文为主,无关时政宏旨。有些文章小有影响,似乎可以在文坛上立足了。
可惜还来不及成大器,我便自行告退,出国成为海漂。如鱼离水,如叶落木,二十余载匆匆而过,当年的日子和文章都恍如隔世,我再没有机会,也消退了能力,无法再续写有关中国文化艺术的题材了。那几年里发过的文章,便散落在故纸堆中,连我自己都遗忘了。
2014年5月我回国时,正逢电影《归来》上映,张艺谋和莫言进行了一场对谈,莫言回忆起1988年《红高粱》电影获奖时的情景:当时我正在老家的仓库里写作,我堂弟拿着一张《人民日报》跑过来,上面整版报道了柏林获奖的过程。2018年莫言又写道:当时,这是一件挺大的事,《人民日报》曾发过一整版的文章,题目叫作《〈红高粱〉西行》。(《人民文学》2018年第五期《〈高粱酒〉改编后记》)那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我呀,这么说我30年前的文章仍有价值?就在此时,我当年在《人民日报》的老同事李辉,发宏愿编辑出版副刊文丛,我的这些小文,似乎正符合他的要求。这就给我一个机会,把已成断简残编、流水落花的旧文捡拾起来,重新审视。
30年过去,时过境迁,这些文章的内容已经与今天的热点相距太远。从观点上说,我那时可能有年轻人的偏颇,感情用事,对顺心者吹捧入云,对异趣者求全责备。证之以后30年的发展,更可见我当年的评价不一定公允。从文字表达上说,我本来挺自信的,如今读来可能也显得老派过时,跟不上语言的进化了。重读中忽见到老同学陈建功的一句话:不悔少作自然正确,不省少作则更可悲。(见本书《〈鬈毛〉闲篇》)他怎么像是在说30年后的我?
那么,这些陈年旧文,为什么还值得整理重发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史料价值。
20世纪80年代,后记《红高粱》西行是一个风云翻卷、有声有色的年代,我躬逢其盛,又处于那样一个有利的位置,客观上是记录了文化艺术方面发生的多件大事。电视剧《红楼梦》拍成、北京图书馆迁馆、中国足球首次冲出亚洲、电影《红高粱》获奖、电影《孩子王》戛纳参赛(乃至更早的1977年恢复高考)。
这些大事我都曾身历其境,或翔实记录,或感慨议论,那些当时的现场感觉,与后来遥隔时空的追忆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它们大多数不属于新闻报道,而是副刊文章,就不仅是干枯的史料,而且是感性的重温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