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HK$
65.8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HK$
118.8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HK$
65.8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HK$
65.8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HK$
86.9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HK$
65.8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HK$
195.8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HK$
94.6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着古典诗歌鉴赏和创作活动中审美愉悦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一核心议题,指出在解释审美愉悦来源之问题时,西方美学与中国古代诗学这两种思想话语不谋而合的认识论基础,即均认为艺术审美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审美愉悦则是一种认知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来源于作品为心灵带来的认知上的特殊拓展。解决来源问题之后,本书进一步回应了审美分歧、美的普遍有效性、诗歌艺术风格的偏好等问题,为更统一的审美见识和更广博的审美趣味奠定理论基础。*后通过对古代诗学核心概念与重要命题的逐一考察,建立起了以诗以识为主这一命题,统摄言志缘情主气尚意立格宗理等古代诗学理论体系中的传统命题,完成对古代诗学理论资源中基本命题的统一。
|
關於作者: |
宋烨,男,1988年生人,祖籍浙江慈溪。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芝加哥肯特法学院国际知识产权法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博士期间师从蒋寅先生,在《江海学刊》《中国诗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自幼热爱古典诗歌创作,曾出版诗集《源识集》。
|
目錄:
|
绪 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问题群的提出及本书结构体系的展现
三、研究的目标、当代智识追求以及真实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超越审美分歧:美何以具有普遍性
第一节 审美的认知属性与西方美学重视认知的思想传统
第二节 康德论审美的普遍有效性:作为审美判断之认识论基础的非确定性知性能力
第三节 非确定性知性的深层问题
第四节 休谟关于审美普遍性的经典探讨及与康德的比较
第二章 古典诗歌审美活动所依据的普遍知性法则
第一节 第一节 概念何以能够用以指称世界?普特南与 指称相似论
第二节 古典诗歌艺术中的概念因素及其背后的知性法则
第三节 概念性命意与意象性命意之分野:古典 诗歌知性法则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与传统诗学话语之间的对应转化问题
第三章 中国诗学史上最富知性意蕴的命题:诗以识为主
第一节 叶燮之前的贵识论诗学传统及其局限
第二节 叶燮杰出的贵识论思想
第三节 识背后的知性秩序:活法及其与康德不确定 的概念之间的比较
第四章 志情与识之间的关系及意的媒介作用
第一节 言志缘情与思无邪
第二节 意对情与志的统摄作用
第三节 关键环节:意由于识以及对下面诸章的统领
第五章 意的知性分析
第一节 意的运动方式:辞前意与辞后意问题
第二节 意的知性属性:科林伍德的杰出分析
第三节 意中的情感:表现情感为何本质上是认知活动
第六章 气何以通向识:气的知性分析
第一节 自然之气与道德之气
第二节 拨开文气的隐喻之雾:气附意而生
第三节 文气与声调的关系
第七章 格何以通向识:格的知性分析
第一节 以意释格:格对意的依附性地位
第二节 典型的以格为中心的衍生概念
第三节 命意的非概念化以及格依附性地位在康德美学上的 根据
第八章 理和识的关系:理的知性分析
第一节 罕见的思维高度:叶燮论理
第二节 翁方纲肌理说新探
第三节 有理而不涉理路:严羽的审美二律背反
第九章 意境和识的关系:意境中的知性问题
第一节 意境概念的性质:中性还是评价性?
第二节 评价性意境概念在近代以来的兴起
第三节 意境的诸要素分析及其整体艺术理想上的局限性
第十章 古典诗歌知性价值的集大成代表:杜甫的诗识与 杜诗艺术的知性含量
第一节 杜甫诗史类作品引发的争议及古人对诗史 关系的理解
第二节 诗歌区别于历史的独特知性品格
第三节 杜甫的伟大诗识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