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HK$
75.9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HK$
74.8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HK$
130.9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HK$
184.8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HK$
68.2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本书献给揭示地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中国科学家们。
几代闪光的人物相聚在一起,都因结缘于浙江长兴的一个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被俗称为地层金钉子的地质遗址。这个遗址记载的是距今2.5亿年前地质史上一次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以及大灭绝的背后,同样蔚为壮观的地球环境变迁的故事。
当然,遗址的背后还有更多人物的故事,以及百年中国的科学觉醒、自强、开放与逐步走向强大的历史背景。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古生物学会副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为科普报告文学,从1917年发现长兴五通山石英岩的丁文江开始,详细叙述了一代代地质学与地层古生物学家,包括黄汲清、赵金科、盛金章、杨遵仪、金玉玕、陈旭、张克信、殷鸿福、沈树忠,长达百年的研究之路,真实记录了百年中国的科学觉醒、自强、开放与逐步走向强大的历史背景,全面描绘了一幅科学精神传承与弘扬的世纪画卷,从地质考古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
關於作者: |
张加强,浙江海宁人,中国作协会员。曾出版散文集《傲骨禅心》《千秋独行》《太湖传》《湖州传》等十六部,作品曾入选《中国21世纪经典散文》。作为风格类作家被编入《浙江现代散文发展史》
|
目錄:
|
引 一条科学家闲逛的老街
大背景:院士心结,畅怀地球科学馆 1
小镇上聚集读书人 6
起 初始阶,主宰自己的大地
大发现:灰岩时期,从猜想到信念 25
丁文江,中国的赫胥黎 27
葛利普,地质学界的白求恩 36
黄汲清,让理想带个路 45
承 发力阶,践行中国智慧
大转折:菊石时代,倾听地球曾经的呻吟 57
赵金科,第二拨开山者 59
盛金章,研究中国的蜓类 67
杨遵仪,百岁院士用一生书写大地年华 74
转 冲刺阶,为了世界朝拜的圣地
大事件:牙形时光,实证地球灾难史上的细节 85
陈旭,力夺中国首枚地质金钉子 88
金玉玕,一身伤病换来两枚金钉子 102
张克信,借显微镜窥探山中奥秘 118
合 捍卫阶,共御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大结局:葆菁时空,且听岩层的娓娓道来 135
殷鸿福,用情怀撼动世界 139
沈树忠,致力于一个经典的阶面 153
附 我们的家
石头记,金钉子引出的生命话题 173
家园梦,我们居住的地球 179
跋 品山四十年 189
|
內容試閱:
|
能为报告文学《面壁百年寻找金钉子的中国科学家》作序,我感到十分荣幸。本书献给揭示地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中国科学家们专业的称谓是地质学家、地层学家或古生物学家,他们多为我景仰的同行前辈。几代闪光的人物相聚在一起,都因结缘于浙江长兴的一个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被俗称为地层金钉子的地质遗址。这个遗址记载的是距今2.5亿年前地质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以及大灭绝的背后,同样蔚为壮观的地球环境变迁的故事。当然,遗址的背后还有更多人物的故事,以及百年中国的科学觉醒、自强、开放与逐步走向强大的历史背景。
一口气读罢全文,既亲切,又感触良多。稍稍厘清思绪,记载下来,权且当作序言。
本书描绘的人物中,资历最深的恐怕非丁文江与葛利普两位大师莫属。前者是中国地质事业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更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传奇人物。我所供职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中国地质调查所的新生代研究室,曾担任该所首任所长的丁文江不仅是新生代研究室的创建人之一,而且一开始便担任了这个研究室的名誉主任。2017年,在丁文江诞辰130周年之际,我曾在《知识分子》杂志上发表了短文《不该被遗忘的民国知识分子丁文江》,以资纪念。
葛利普教授是丁文江为中国引进的最重要的人才之一。中国早期地质学领域内,近半数的科学家都是由他培养起来的。葛利普之墓安放在北京大学的校园内,便是中国人民对他永久的纪念。他研究命名的热河动物群成了我职业生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更是成为当今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2001年,我与同事共同命名的葛氏义县鸟,种名就献给了葛利普教授。
本书的人物中,杨遵仪先生是我有幸见过的最为资深、最为平易近人的学者。记得2000年我们一起参加一位博士后的出站报告会,会后用餐的时候,我碰巧坐在他的旁边。当时已经92岁高龄的杨先生,一边亲切地给我讲授长寿的秘诀,一边不停给我夹菜,这让我感受到什么是受宠若惊。
英年早逝的金玉玕先生是我有过较多的接触,并受益良多的学者。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开阔的国际视野与爱憎分明的个性。2006年6月17日,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古生物学大会隆重召开,而此时作为这次会议的发起者和总召集人,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的金玉玕先生却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弥留之际,会议增加了悲怆的氛围。2006年6月26日金玉玕先生不幸去世。我清楚地记得,6月29日傍晚我与同事从北京出发赶往南京参加次日金玉玕先生的告别仪式,当天北京雷雨交加,航班晚点了七八个小时,直到凌晨两点多才缓缓起飞,我当时就想难道是老天也为之不忍。
长兴灰岩及地层金钉子的研究堪称中国地质学发展的一个缩影。长兴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的累累硕果,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等不同单位通力合作、几代学者接力完成的结晶。令人欣慰的是,长兴灰岩的研究近年来不断涌现新的成果,见证了国家的开放、一代代地层古生物学家的成长,以及测年技术的不断进步。
近年来,有幸多次去长兴,并参观了长兴的金钉子剖面,每一次面壁都有新的感触与思考。上一次去长兴还参观了长兴的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看到当地政府全力保护这些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生物,我不禁在想,它们以及同样古老、遍布长兴的银杏树,不也是地质历史与环境变迁的见证者吗?这些躲避了白垩纪末恐龙大灭绝的幸运儿,如今生活在一个绿水青山的地区,又是何等的幸运。
本书的作者张加强先生关注并跟踪长兴灰岩四十余年。全书饱含深情,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与崇敬。难能可贵的是,面对那么多专业的术语与学术内容,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他还能做到如数家珍,足见作者的家国情怀与执着的科学精神,还有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长兴真乃人杰地灵,古老的地质剖面与悠久文化历史古城交相辉映,人们坚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必将见证新的传奇与辉煌。
周忠和
(*序言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古生物学会副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现代地层与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