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HK$
108.9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
关系5.0
》
售價:HK$
131.9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HK$
63.8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HK$
63.8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HK$
109.9
|
內容簡介: |
对于天下、民族、国家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曾经有人质疑: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这就是缺乏历史眼光的表现。从历史来看,民族、国家是一个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是不相同的。在古代,民族、部族甚至就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自成一体。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许多小的国家。以后的五代十国,几乎每个朝代周围都有一些小的国家。在外国也是如此,比如德国,历史上有几百个小的国家,到19世纪30年代仍然有35个小邦国。普法战争后,才以普鲁士民族为主体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也是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今天,民族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今天的民族已经不是经济、政治实体,而是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今天的民族观来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很多问题说不清楚。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概念超出了具体的历史环境,是一种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应该发扬光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
目錄:
|
上编
天下观新论
历史视野下的天下观
顾炎武时代之问的历史启示
顾炎武与我们当下的文化使命
从保国到保天下顾炎武天下观的演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北游探究顾炎武天下观的成因
论顾炎武天下观的现代伦理学道德立场的道德辩护
天下观是顾氏为民经济思想的集中表现
实学诗学时代性
顾炎武实学思想的新时代重大价值
试论顾炎武《诗经》学研究价值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学人顾炎武诗的烈士情怀
亭林诗在清代阅读的流变
炎武精神挥发
加强文化交流,推进顾炎武思想研究在顾炎武思想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清代至民国时期对顾炎武治学研究的概述
《民国时期顾炎武研究资料汇编》整理说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顾炎武传记稿本考论
浅论顾炎武、傅山的民族气节与学术气节兼论蒋寅《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
昆山顾氏爱国主义的典范
顾炎武北游不归缘由再探
浅析顾炎武改名原因表述的差异性兼谈王炎午是文天祥学生观点的真伪
王茂荫等清末皖籍士人顾祠会祭考略
论两代人的家国认同与救亡图存以《吴宓评顾亭林诗集》为例
下编
后记
|
內容試閱:
|
顾炎武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理论联系实际,经世致用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和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进步青年。在我读中学时,我们的历史老师就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教育我们。我的故乡是山西省曲沃县。我从1950年到1956年在曲沃中学读初中和高中,我们的中学是一所很古老的学校,最早是贡院,是研究学问、开科取士的地方。我读中学时就知道顾炎武在这里研究过学问,但居址已被占用了。我去年回母校看了一下,主要区域还是古色古香,几十年仍保存完好,小礼堂匾额上的英才云起依然光彩夺目。顾炎武在这里居住和研究学问的院子、房间恢复和保护得很好。特别是曲沃县政府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工艺精美的顾园,表明曲沃人民对顾炎武的崇敬、爱戴之情。顾炎武在曲沃与世长辞,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永世长存的。
今天,在顾炎武的故乡举办历史视野下的天下观2019年顾炎武思想学术研讨会是很有意义的。我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爱历史,但对历史没有深入研究,完全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今天,我还是想用历史发展观来看天下、民族、国家,谈一点粗浅的看法。顾炎武对天下和国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天下是指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道德的领域,而国家是指政治、政权领域。改朝换代,政权更替,是国家的兴衰。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是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天下与国家实际是同义语。顾炎武强调天下,是抓住最根本的东西,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劳苦大众的疾苦,具有更强烈的人民性。
对于天下、民族、国家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曾经有人质疑: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这就是缺乏历史眼光的表现。从历史来看,民族、国家是一个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是不相同的。在古代,民族、部族甚至就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自成一体。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许多小的国家。以后的五代十国,几乎每个朝代周围都有一些小的国家。在外国也是如此,比如德国,历史上有几百个小的国家,到19世纪30年代仍然有35个小邦国。普法战争后,才以普鲁士民族为主体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也是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今天,民族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今天的民族已经不是经济、政治实体,而是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今天的民族观来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很多问题说不清楚。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概念超越了具体的历史环境,是一种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它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应该发扬光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原局长,本文是作者在历史视野下的天下观2019年顾炎武思想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