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肌骨复健实践指南:运动损伤与慢性疼痛
》
售價:HK$
294.8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HK$
64.9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HK$
79.2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HK$
7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HK$
104.5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HK$
118.8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HK$
217.8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HK$
88.0
|
內容簡介: |
《通信软件技术》针对通信软件技术的理论基础做了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通信与网络的基本原理、通信软件基础概述、网络通信接口与软件实现、信息传递软件、通信业务软件、通信安全技术及软件、通信控制管理与分析、智能通信等。
《通信软件技术》内容全面详尽、概念准确、语言清晰,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通信领域业余爱好者学习的参考读物。
|
目錄:
|
第1章 通信与网络
1.1 通信的地位
1.1.1 通信的作用
1.1.2 通信网整体架构
1.1.3 通信网分类
1.1.4 通信与网络的相互作用
1.2 通信软件分类及其架构
1.2.1 通信软件分类
1.2.2 通信软件架构
1.3 网络业务与应用
1.3.1 网络业务与应用概述
1.3.2 网络业务与应用框架
1.3.3 电子商务应用实例
第2章 通信软件基础概述
2.1 通信软件概述
2.1.1 软件体系
2.1.2 关键技术
2.1.3 体系架构
2.1.4 软件应用中间件
2.2 通信软件开发基础
2.2.1 软件工程
2.2.2 生命周期
2.2.3 通信软件协议
2.2.4 软件安全
第3章 网络通信接口与软件实现
3.1 网络接口体系
3.2 Socket通信接口
3.2.1 Socket概念
3.2.2 Socket通信接口原理
3.2.3 Socket编程接口及工作流程
3.3 中间件通信接口
3.3.1 通信中间件的设计思想
3.3.2 通信中间件的接口设计
3.3.3 中闯件通信接口优势
3.3.4 通信中间件实例:多维网络接口
第4章 信息传递软件
4.1 通信协议与规程
4.1.1 网络互联协议
4.1.2 互联约定与规程
4.2 传输协议软件
4.2.1 数据传输过程
4.2.2 文件传输体系结构
4.2.3 传输软件开发
4.2.4 文件下载软件实例
4.3 交换软件
4.3.1 交换软件系统结构
4.3.2 交换机管理软件
4.3.3 交换软件实例
4.4 路由软件
4.4.1 路由协议分析
4.4.2 路由器软硬件架构
4.4.3 路由软件体系
4.4.4 一种核心路由器软件组成
4.5 终端用户接口协议软件
4.5.1 终端接入框架
4.5.2 接入协议栈
4.5.3 终端接入流程
第5章 通信业务软件
5.1 数据文件业务
5.1.1 数据传输方式
5.1.2 FTP文件传榆
5.1.3 基于网络数据流的启发式文件传输识别系统
第6章 通信安全技术及软件
第7章 通信控制管理与分析
第8章 智能通信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通信关乎现代社会中的工作、生活、学习、科研等多个方面,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和对通信需求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通信硬件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软件的发展与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市场现有出版物中将通信与软件统一做系统介绍的读物极少,因此,读者难以对通信和软件有更清晰的认知。
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独立的软件分类通信软件,对与通信相关的所有软件进行系统化阐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书中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通信与软件之间的关系,为通信人才的培养和通信行业软件人才的培养发挥促进作用。
本书共分8章:第1章为通信与网络基础知识的讲解,主要讲述通信软件分类及其架构和网络业务与应用;第2章介绍通信软件的基础及其开发;第3章讲述网络通信接口以及如何在软件中将其实现,主要包括网络接口体系、Socket通信接口、中间件通信接口;第4章通过分类的方式讲述信息传递软件;第5章主要介绍通信业务软件的知识内容,从数据文件业务、管理业务到即时通信软件,对整个流程框架做了说明;第6章先引出通信中的不安全因素,再以此为立足点,对SSLTLS加密通信、IPsec安全隧道、PPP点对点通信进行了讲解;第7章主要讲述通信控制管理与分析方面的内容,介绍了资源管理、通信控制和资源虚拟化的内容;第8章以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3个智能通信的应用来扩展读者对前沿技术的了解。
本书由陶洋教授负责学术定位、内容及框架的确定,并撰写各章节的核心内容,且审校全书。全书由梅思梦、许湘扬、杨飞跃、代建建、谢金辉、章思青、邓行、李朋等按照所确定的核心内容进行撰写。
本书重点介绍了通信软件技术的基础知识,注重将理论基础与实际过程相结合,能使读者更加深刻地学习通信软件技术,理解通信软件技术,并学以致用。由于较多的内容具有探索性,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