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按照章节顺序排列)
刘兰剑,教授,管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后,长安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后。现任长安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陕西省、广东省、重庆市等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管理类重要期刊《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得学术论文优秀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近20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等10余项。
梁正,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公共经济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理事,中国标准化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科学与管理》杂志编委,主要方向为科技全球化、国家创新系统、科技与创新政策、标准与知识产权、新兴技术治理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70篇,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等,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管理学)一等奖,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李守伟,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后。现为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教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验收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议专家、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10余项。近年来曾在《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当代农村财经》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
王贤文,2017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大数据与智能决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科技管理。担任科学计量学领域权威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编委、Frontiers in Research Metrics and Analytics期刊副主编,以及十余本SSCI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被Nature等全球数十家媒体报道。
杜宝贵,辽宁省辽中人,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现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科技政策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科技部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应急管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著有《论技术责任主体的缺失与重构》《转型时期中国科技政策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等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领域的著作2部,公开发表《比较科技政策研究论纲》《论科技政策史研究的价值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领域的学术论文30余篇。
赵炎,博士,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科技科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议专家,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新兴技术未来分析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成果产业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上海工程管理学会技术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评估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创新战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与科技园区、创新联盟和企业间网络、风险投资、中小企业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团队的前沿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已独立出版著作四本,分别为《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的企业家机制》《技术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简史》。自2009年以来,在国内外管理类重要期刊(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A类或B类期刊,SSCI期刊,SCI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汪雪锋,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情报挖掘、科学计量学、科技评估和技术预测等领域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北京运筹学会理事、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专项(应急)项目10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近30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
谢永平,男,陕西临潼人,博士,博士生导师,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专项事务负责人、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工商管理省级一流专业负责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民盟陕西省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盟陕西省经济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评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及战略管理,发表权威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曾明彬,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网络与科研组织管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与领导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课题、民政部课题、科技部软科学子课题等12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科研管理》、《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院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著有《中国人的管理学》、《Balance:The Art of Chinese Business》等专著。
郭张鹏,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毕业,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核工程热工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年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主要参与第四代反应堆大型整体效应实验台架设计、调试、运行以及承担第四代反应堆非能动系统先进安全分析程序的研发;获得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全额奖学金资助,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进行核电仿真模拟及实验验证培训。主讲《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数值传热学基础》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系统高效不确定分析算法及多物理场耦合算法在反应堆安全分析的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核工程领域的应用,海洋条件下流动传热理论及实验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热能循环。
郭小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Ph.D. Candidate,兰州大学萃英荣誉学院学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访问学生。对基础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有广泛兴趣,现阶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