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HK$
75.9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HK$
74.8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HK$
130.9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HK$
184.8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HK$
68.2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美国新媒体联盟(NMC)自2010年起定期发布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反映博物馆领域内技术应用的趋势和挑战。在过去的10年中,地平线报告为全球博物馆界点亮了一盏前行的灯塔,在业界一度引起重视。2017年起,新媒体联盟由于内部原因不再发行,留下了空白。国内目前尚没出现类似定位的引领性报告。
而国内博物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重视,作为重要的非正式学习场所,博物馆在科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份针对博物馆界的指导性报告于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尤其在目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处于飞速发展的形势之下,行业统领性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新媒体联盟(NMC)自2010年起定期发布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反映博物馆领域内技术应用的趋势和挑战。在过去的10年中,地平线报告为全球博物馆界点亮了一盏前行的灯塔,在业界一度引起重视。2017年起,新媒体联盟由于内部原因不再发行,留下了空白。国内目前尚没出现类似定位的引领性报告。
而国内博物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重视,作为重要的非正式学习场所,博物馆在科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份针对博物馆界的指导性报告于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尤其在目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处于飞速发展的形势之下,行业统领性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团队希望通过本土研究,定期发布,反映国内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开展现状、分析其中困难和挑战,并预测趋势的北极星报告。本书的研究团队选择了全国20家有代表性的场馆,进行访谈和走访调研,从人员、教育、技术应用三大方面了解科技类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的现状、存在的困难、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延续新媒体联盟的报告风格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根据国内博物馆教育的现状,进行创新。除了常规的技术以外,本书将重点放在人员和教育两大核心。人员是博物馆的基础,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技术是博物馆的动力。因此,人员、教育、技术三者密不可分,共同作为博物馆的三大主轴串起整份报告,形成了三大主轴、四大板块的报告体系。本书内容既有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也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横向比较和基于趋势的判断,相信能对教育领域、博物馆领域的决策者、实践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
關於作者: |
鲍贤清,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技术、博物馆学习,从事博物馆教育活动、STEM课程的开发。主持和参与学习科学、博物馆学习的省部级课题。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数学、科学、技术系做访问学者,并先后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博物馆学习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现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继续教育专家库成员。
顾洁燕,上海科技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科技馆展览和教育工作,主持开发数百项展品、数字媒体、课程、活动等各类教育资源,获得国家、上海专业奖项20余项。现任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处长、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为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馆专家库专家,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继续教育专家库成员,《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东华大学设计学院兼职校外硕士导师。主持国家及上海课题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合著学术和科普专著九套。鲍贤清,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技术、博物馆学习,从事博物馆教育活动、STEM课程的开发。主持和参与学习科学、博物馆学习的省部级课题。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数学、科学、技术系做访问学者,并先后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博物馆学习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现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继续教育专家库成员。
顾洁燕,上海科技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科技馆展览和教育工作,主持开发数百项展品、数字媒体、课程、活动等各类教育资源,获得国家、上海专业奖项20余项。现任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处长、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为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馆专家库专家,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继续教育专家库成员,《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编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东华大学设计学院兼职校外硕士导师。主持国家及上海课题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合著学术和科普专著九套。
李秀菊,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特别关注校外科学教育领域,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普及部委托课题等多项课题。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测评、科学竞赛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秀菊博士2016.12-2017.3曾在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
目錄:
|
前言1
研究方法10
组织篇
教育职能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工作的重要战场17
机构设置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发展的组织保障25
人员招聘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队伍的第一道关34
职业发展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的专业路径46
人员培训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发展的动力源泉53
考核激励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发展的助推器63
人员篇
科学素养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核心素质75
教育素养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的必备技能89
履职动机科技类博物馆教育人员职业发展的内驱力100
教育篇
教育生态参与作为独特教育场域的价值体现121
受众人群覆盖实现平等、多元、包容的博物馆教育136
教育活动研发博物馆竞争力的保障155
馆校教育供给建立和加深课堂与博物馆的联系172
教育活动评估持续提升教育品质的保障182
教育资源输出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的新举措194
技术篇
技术应用现状目前应用于博物馆教育的技术手段205
技术应用趋势近年可能进入应用阶段的技术手段222
总结与展望240
后记2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