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英国新左派等四个流派的民族理论进行基础性研究,呈现其民族理论的基本轮廓,介绍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及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在此基础上,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他西方民族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特征。
|
關於作者: |
魏俊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博士,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逐渐成熟
二第二国际关于民族问题的激烈争论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法西斯运动的交锋
第二章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第一节葛兰西的民族理论
一对意大利民族革命运动历史的反思
二文化霸权与民族认同
三民族国家实施文化霸权统治的具体路径
四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
第二节卢卡奇的民族理论
一对德国民族国家发展过程的思考
二种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第三章法兰克福学派的民族理论
第一节反犹主义现象研究及成就
一研究概况
二《权威主义人格》及其问题反思
三对反犹主义的历史哲学思考
第二节交往承认理论与民族认同
一交往行为合理化、协商民主与民族认同
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
三弗雷泽的再分配承认理论
第三节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理论
一民族认同与公民身份的集体认同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国家及其挑战
三后民族集体认同与宪法爱国主义
第四章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赖希为代表
一赖希的主要经历及思想成果
二赖希的法西斯民族主义观
三赖希对法西斯种族理论的思考
四赖希关于苏联从国际主义到民族主义倒退的论断
第五章英国新左派民族理论
第一节汤普森与安德森、奈恩关于英国民族性之争
一新左派的分裂
二安德森奈恩论题
三汤普森对安德森奈恩论题的反驳
四争论评价及启示
第二节霍布斯鲍姆的民族理论
一对民族的一般认识
二民族主义运动史与民族的变迁
三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未来
四民族文化的发展走势
第三节斯图亚特霍尔的民族理论
一文化霸权与接合理论
二种族问题和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三英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民族认同问题及其批判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王希恩
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是俊雄读博期间选定的。当时她一提出这个设想并打算作为博士论文我就答应了。中国的民族理论原本比较保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世纪后国外的理论学说引进不少,但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真还可以说是一块空白。有人来填补它,其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我的同行也很有共识,所以,无论开题报告还是最后的答辩,俊雄的这个选题和论文通过得都很顺利。当然专家们在肯定选题和论文的同时,也对如何修改完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大家都对这篇论文报以殷殷期望。几年下来,俊雄最终拿出了修改后的稿子,交给出版社。但看得出,她还很是忐忑,一直让我给她多看看。让我欣慰的是,尽管还有很多的不足,但作为一个补白性的成果,这本书还是可以拿出手了。
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复杂多元的思潮,它们关于民族的理论分布在不同的学者和不同学科的叙述之中,相互之间没有继承性和联通性,因此这种理论也不可能是一种完整或系统的体系。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没有无中生有地去臆造一套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体系,而是从历史背景、学术传承和理论共性等方面概括出了四个流派,从对这四个流派的代表性学者的理论阐述中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概貌、说明它们的特征和内容。这是很有想象力也很实际的一个研究方法。面对复杂纷繁的研究对象,既要适当地概括,也要恰如其分地分析,它既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学风问题。实事求是本该就是治学的本真。
本书注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背景和每个代表人物的背景。正是由于这些背景的不同,决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也决定了这些代表人物之间理论的区别。以此也使我们知道,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注重民族问题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注重从生产关系和阶级根源上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更多地是从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看待民族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