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內容簡介: |
《孔子学院本土化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研究》是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和个体学习者职业认同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研究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问题放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大视野中,首先回顾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脉络;接着以美国新闻媒介中的孔子学院形象为例,分析了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现状和挑战,之后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孔子学院本土化的理论框架及其评价指标。在实证研究部分,本研究选取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两个不同的班级群体,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质性访谈方法、系统隐喻方法等研究方法描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者互动学习关系,提炼班级班风类型及其与个体学习者职业认同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还选取了一个加拿大孔子学院作为个案,描述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作为志愿者教师在其孔子学院本土化活动中形成的职业认同。本研究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共同体模式,即在孔子学院本土化的视域中,在国家汉办、培养单位、目的国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学习者等多个利益相关方构成的实践共同体内实现的动态学习过程和职业认同建构过程。
|
關於作者: |
邢清清,博士,副教授,2001年至今从事应用语言学、高等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工作。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译著2部,教材5部。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研究生教育:起步和挫折期
二、研究生教育的恢复期:1978年到1999年
三、研究生教育的提质增效期:2000年至今
四、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历程
一、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从走出去到请进来
二、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成就
三、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未来方向
第三节 国际化视野中的汉语国际教育
一、知识生产方式转变对专业硕士人才的要求
二、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发展的基础
第二章 孔子学院本土化:现实和理论
第一节 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现状
一、孔子学院在美国的传播情况
二、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第二节 孔子学院本土化理论建构
一、孔子学院本土化理论框架
二、孔子学院本土化面临的挑战
三、孔子学院本土化的知识论内涵
第三章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职业认同相关概念界定
一、认同
二、职业认同
第二节 社会学习理论与合法的周边参与
一、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学习
二、合法的周边参与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班的班风
第四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研究的新角度:班风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二、质性研究方法
三、社会网络结构和交换网络
第二节 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二、进行预研究
三、正式研究步骤
第三节 研究发现
一、学习者网络中心性:四种指标
二、交往学习模式体现的班风
第四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班风
一、内聚一资源整合型班风
二、发散一资源均分型班风
三、关于不同班风的讨论
第五章 孔子学院个案:志愿者教师在文化
活动中形成的职业认同
第一节 萨斯喀彻温大学孔子学院的本土化文化活动
一、四类主要本土化文化活动
二、利益相关方访谈
第二节 发现及讨论
第六章 实践共同体: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职业认同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班级班风和职业认同关系
理论框架
一、职业认同的表征1:固化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是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和个 体学习者职业认同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研究将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问题放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孔 子学院国际传播的大视野中, 首先回顾了中国研究生教育 发展、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的发展脉络; 接着以美国新闻媒介中的孔子学院形象为例, 分析了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现状和挑战, 之后在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本土化 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 孔子学院 本土化 的理论框架及其评价指标。 在实证研究部分, 本 研究选取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两个不同的班级群 体,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质性访谈方法、 系统隐喻方 法等研究方法描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在学期间的 学习者互动学习关系, 提炼班级 班风 类型及其与个体 学习者职业认同的关系。 此外, 本研究还选取了一个加拿 大孔子学院作为个案, 描述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作为志 愿者教师在其孔子学院本土化活动中形成的职业认同。 本 研究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 实践共同体 模式, 即在孔子学院本土化的视域中, 在国家汉办、 培养单位、 目的国孔子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汉语学 习者等多个利益相关方构成的 实践共同体 内实现的动 态学习过程和职业认同建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