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10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内容有:工厂供电概述,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短路电流及其计算,工厂电气设备及一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工厂的电气照明,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每章后都附有复习思考题,书末附有附录。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电视大学、成人高校的机电类专业(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第1章工厂供电概述
11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
1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电能质量
13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21工厂的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22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23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24工厂总计算负荷的确定
25尖峰电流及其计算
复习思考题
第3章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31短路的原因、危害及其类型
32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
33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
34短路电流的效应
复习思考题
第4章工厂电气设备及一次系统
41电弧的产生与熄灭
42高压一次设备
43低压一次设备
44互感器
45绝缘子和母线
46成套装置
47工厂变配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48配电装置
49工厂变配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复习思考题
第5章工厂电力线路
51概述
52架空线路
53电缆线路
54工厂电力线路的接线方式
55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复习思考题
第6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
61过电流保护的基本知识
62熔断器保护
63低压断路器保护
64继电保护的原理及操作电源
65工厂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
66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67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
68并联电容器的保护
69工厂微机保护简介
复习思考题
第7章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71防雷
72电气装置的接地
73静电的防护及防爆和防腐蚀
74电气安全
复习思考题
第8章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
81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概述
82高压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
83电测量仪表与绝缘监测装置
84低频减载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85供配电系统成套保护装置
86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图
87信息技术在供配电管理中的应用
88二次系统的检修
复习思考题
第9章工厂的电气照明
91电气照明的基本知识
92工厂常用的电光源和灯具
93工厂电气照明的照度计算
94工厂电气照明系统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101工厂供电系统的电能节约
102工厂供电系统无功补偿
103工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
104工厂供电设备倒闸操作
复习思考题
附录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工厂供电课程是国内各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为工矿企业供配电岗位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它与企业供配电系统和变电所相关岗位直接对接,其特点是工程性、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广泛。
本书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技术技能培养为本位,以基本理论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以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为依据,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在认真分析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基础上,以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为主线,整合与优化相关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本书编写时力求做到:基本概念准确、分析计算方法简捷清晰、努力避免求深求全现象,在阐述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及电气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内容广泛、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为便于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综合实践)查阅使用,书末列出了工厂供配电设计常用电气设备图形符号和技术数据。
本书的参考学时为80~100学时,各校可根据不同专业教学需要适当增减。
本书共10章,第1章由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陈红编写;第2章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邹显圣编写;第3章由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徐洪江编写;第4章及附录由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汪永华编写;第5章由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张世忠编写;第6章由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曹光华编写;第7章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泉编写;第8章由无锡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蒋治国编写;第9章、第10章由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潞生编写。汪永华担任本书主编,并负责全书统稿。
本书由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吴琦教授担任主审,吴琦教授在审阅中对该书提出很多宝贵意见,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编者将不胜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