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HK$
86.9

《
AI芯片应用开发实践:深度学习算法与芯片设计
》
售價:HK$
75.9

《
世界之中(文明三部曲之后,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充满想象力的重磅新作)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本书稿是《中医典籍与文化》D一辑,主题为多元医学交流与融通,共收录20篇文章,从不同视角讨论了多元医学不同特质及其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可能。其中专论2篇,其一回顾了余新忠先生主持的医史*端对话会,另一篇为刘兵先生在海右讲坛的学术演讲;中医文献与理论9篇,既有资深医史学家李建民先生的力作,又有学界青年才俊的最新研究;多视域的医学史8篇,有多种民族医学的史料解读与理论探索,又有东西医学的互动与交流;译稿1篇,翻译的是原齐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奚尔恩的文章,向早期山东医学史研究的学者致敬。
|
關於作者: |
主编王振国,医学博士,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医医史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科技部国家973项目中医理论专题第三届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主任、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目錄:
|
专稿
从历史看未来中医的过去、现在和可能南开医史*端对话会/003
海右讲坛
地方性知识与关于毒的科学传播:民族医学和西医在理论和实践的差异之一例 刘兵/035
中医文献与理论
医学史的新想象 李建民/051
父母恩重经类伪托佛经的妊娠论 李勤璞/073
西夏文四*热病方药破译考释 汤晓龙 刘景云/091
病历作为一种史料以某精神病医院的40份病历为例(1969~1978)
林珠云 谢国军 黎雪松 刘锐 林雪平/115
《回回药方》地理和族群名称初步分析 靳宇智/128
艾草的文化符号意义与书写传统 王金龙/146
当代博物学语境下对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再反思 李润虎/157
由史入医:从祝由方看上古巫医传统 陈宁/167
体用理论探析及中医学应用 姚鹏宇/185
多视域的医学史
利玛窦规矩下的中西医比较与交流 冯秋季/213
论山胁东洋的医学复古思想
兼论日本*次公开举行的人体解剖及其影响 向静静/225
裘吉生的藏书出版事业探析 张孙彪/240
难以协调的遮断交通:1917~1918年绥晋鼠疫防治述论 姬凌辉/255
制度环境视角下赤脚医生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北京市郊区为例 曾雪兰/273
德租青岛与英租威海卫公共卫生治理研究
兼论近代中国人对德租青岛公共卫生形象的建构 刘亮/286
卫生与传教20世纪初中国基督教卫生教育运动研究 牛桂晓/299
光华医学院与广州中西医之争 黄远睿/312
译稿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医疗史 〔美〕穆瑞(Everett E.Murray) 郭大松/329
英文摘要/337
稿约/351
|
內容試閱:
|
卷首语
左手科学,右手人文,中医学一直生长在科学与人文共同滋养的土地上。然而,回顾中医学的研究,多年以来被追逐的学术热点基本上集中在机制探索与技术本身,对于其人文方面的研究,人们或视而不见,或根本就无暇顾及。中医学人文研究得到的学术支持,也不免雷声大雨点小。
医学需要人文研究吗?其研究的价值在哪里?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身就是研究者的关注点。与硬核自然科学不同的是,医学一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其人文意蕴的探求、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文本与实践资源的追索,一直是学者研究、前行的方向。在走过漫长、寂寞的探索之路后,医学人文研究的原野也渐渐呈现葱郁的景象,医学相关的文献、历史、社会学、哲学、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相关领域的成果都在任性地生长。这不仅仅是研究本身的发展趋势,更是医学人文关怀的本质回归,对于中医学而言,回溯有什么与是什么的文献梳理与历史研究则更可以回答长久以来困扰学界的诸多理论难题。
回顾近年的学术潮流,在方兴未艾的医疗社会史研究视野下,知识史、感知史、器物史、交流史等新兴领域成为新的学术热点;传统的中医文献领域,也由于出土文献与文物的不断现世,因文本的沿革、学术的嬗变、流派的兴废、焦点的移易,而焕发出新的研究活力;以往作为研究对象的医院也参与到医学人文的研究主体中来,试图从历史文化研究中找到当前医学伦理问题的答案;当前的中医学术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是否需要重新审视与革新,也成为学界思考与讨论的核心问题;人类学学者也从疾病与医疗叙事走到了医学知识的田野中总之,医学人文研究的方向、内涵正走向多元与纵深。
学术研究需要交流的园地,目前国内中医人文研究的学术期刊寥若晨星,远远不能满足学者的交流企盼。创办一份中医人文研究集刊的想法,由来已久。2005年,由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医文化论丛》,是我们编纂集刊的第一次尝试。2010年,我们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