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HK$
74.8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HK$
86.9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HK$
82.5

《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售價:HK$
396.0

《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售價:HK$
107.8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184.8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HK$
105.6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18世纪英国美学以趣味为其标志,着重从观者的角度探索审美经验的先天基础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审美经验心理学。这种审美经验*的特征就是非功利性,它源于感觉,却带给人一种内在快乐,这期间想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情感和想象的推崇直接引出了后来的浪漫主义,并对整个欧洲的近代美学形成深远影响。
|
內容簡介: |
美学在18世纪的英国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新的方法和内容意味着新的社会文化的形成。本书以18世纪英国美学代表人物为脉络,梳理这个时期美学出现和具有独特性质的原因,分析其鲜明特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阐释其对未来浪漫主义的深远影响。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001
第二章 十八世纪英国美学的思想渊源 014
一、文艺复兴的遗响 015
二、经验主义哲学的支持 028
三、自然神论的浸染 040
第三章 夏夫兹博里 055
一、目的论 055
二、道德感 060
三、美的本质 065
四、美感理论 072
五、审美与社会 078
第四章 艾迪生 084
一、想象的性质 084
二、想象快感的性质与美的三种类型 086
三、艺术与自然 089
四、模仿 092
五、论文学 095
第五章 哈奇生 100
一、内在感官 100
二、绝对美 104
三、相对美 107
四、论丑 110
第六章 荷加斯 114
一、经验主义方法 114
二、蛇形线与想象 118
三、想象与美感 122
四、自然与艺术 125
第七章 休谟 129
一、经验主义与情感主义的合流 130
二、美是情感 135
三、美与想象 141
四、美与同情 150
五、趣味的标准 160
第八章 博克 169
一、论趣味 169
二、论崇高 174
三、论美 178
四、语言的魅力 180
第九章 杰拉德 185
一、趣味与想象 185
二、七种内在感官 189
三、审美判断的条件 201
四、完善的趣味 205
五、趣味的运用 211
第十章 凯姆士 217
一、趣味与批评 217
二、情感及其规律 223
三、崇高与美 228
四、滑稽 233
五、情感的表现 237
六、论艺术的形式 243
七、趣味的标准 248
第十一章 布莱尔 252
一、论趣味 252
二、论语言 258
三、论风格 262
四、论雄辩 266
第十二章 艾利逊 271
一、趣味情感的本质 271
二、想象与趣味情感 278
三、声音与色彩的美 283
四、形状的美 291
五、道德美 302
第十三章 吉尔平 308
一、画意美 308
二、画意之游 315
三、画意与艺术 320
第十四章 普莱斯 325
一、绘画与园艺 325
二、定义画意 329
三、艺术中的画意 334
第十五章 想象理论的得失 338
一、感觉与情感 339
二、想象的秘密 351
三、想象的缺憾 359
第十六章 美与道德 366
一、经验主义哲学中的功利主义 367
二、夏夫兹博里与非功利性原则 372
三、非功利的功利性 380
第十七章 审美的社会学 388
一、何谓趣味 389
二、趣味是否有差异 404
三、标准何在 412
第十八章 美学与文化 423
一、消费文化的崛起 424
二、公共领域的建设 433
三、美学与政治 444
参考文献 464
|
內容試閱:
|
目录
章 导论 001
第二章 十八世纪英国美学的思想渊源 014
一、文艺复兴的遗响 015
二、经验主义哲学的支持 028
三、自然神论的浸染 040
第三章 夏夫兹博里 055
一、目的论 055
二、道德感 060
三、美的本质 065
四、美感理论 072
五、审美与社会 078
第四章 艾迪生 084
一、想象的性质 084
二、想象快感的性质与美的三种类型 086
三、艺术与自然 089
四、模仿 092
五、论文学 095
第五章 哈奇生 100
一、内在感官 100
二、美 104
三、相对美 107
四、论丑 110
第六章 荷加斯 114
一、经验主义方法 114
二、蛇形线与想象 118
三、想象与美感 122
四、自然与艺术 125
第七章 休谟 129
一、经验主义与情感主义的合流 130
二、美是情感 135
三、美与想象 141
四、美与同情 150
五、趣味的标准 160
第八章 博克 169
一、论趣味 169
二、论崇高 174
三、论美 178
四、语言的魅力 180
第九章 杰拉德 185
一、趣味与想象 185
二、七种内在感官 189
三、审美判断的条件 201
四、完善的趣味 205
五、趣味的运用 211
第十章 凯姆士 217
一、趣味与批评 217
二、情感及其规律 223
三、崇高与美 228
四、滑稽 233
五、情感的表现 237
六、论艺术的形式 243
七、趣味的标准 248
第十一章 布莱尔 252
一、论趣味 252
二、论语言 258
三、论风格 262
四、论雄辩 266
第十二章 艾利逊 271
一、趣味情感的本质 271
二、想象与趣味情感 278
三、声音与色彩的美 283
四、形状的美 291
五、道德美 302
第十三章 吉尔平 308
一、画意美 308
二、画意之游 315
三、画意与艺术 320
第十四章 普莱斯 325
一、绘画与园艺 325
二、定义画意 329
三、艺术中的画意 334
第十五章 想象理论的得失 338
一、感觉与情感 339
二、想象的秘密 351
三、想象的缺憾 359
第十六章 美与道德 366
一、经验主义哲学中的功利主义 367
二、夏夫兹博里与非功利性原则 372
三、非功利的功利性 380
第十七章 审美的社会学 388
一、何谓趣味 389
二、趣味是否有差异 404
三、标准何在 412
第十八章 美学与文化 423
一、消费文化的崛起 424
二、公共领域的建设 433
三、美学与政治 444
参考文献 4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