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高适岑参集(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主编)谢楚发导读 黄永年审阅

書城自編碼: 353262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谢楚发导读 黄永年审阅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1656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57.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HK$ 108.9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6
《元稹白居易集 (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章培恒》
+

HK$ 57.6
《辛弃疾集(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章培恒 安平》
+

HK$ 55.4
《王维集》
+

HK$ 46.1
《王阳明集》
+

HK$ 46.1
《公安三袁集》
+

HK$ 42.2
《徐渭集》
編輯推薦:
《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丛书》是教育部属下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策划的大型古籍普及类图书,由章培恒、马樟根、安平秋三名先生任主编,组织全国18所大学的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任编委,在全国范围内选请学有专长的学者承担各书的译注。全民阅读版精选名人文集49种,既有人们所熟知的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词章,也有以往不太被出版市场关注的司马相如、诸葛亮、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文藻,以期全面反映中国文学史的历史脉络。丛书涵盖面广、作者阵容强大、注释精准、翻译优美,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丛书特色
本丛书由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倾力组织编写。全国高校古委会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直属的事业机构,负责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古委会组织全国18所大学的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任丛书编委,在全国范围内选请学有专长的学者承担各书的译注。本丛书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的古代文化典籍,也是探索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普及图书。
选目涵括面广,全面展示了中国
內容簡介:
为了帮助一般读者对高适、岑参诗的阅读、理解和欣赏,本书在他们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各选取数十首代表作,进行今译,并相应增加了一点说明和注释。高适选译48首,岑 参选译69首。高适诗依明覆宋刻本《高常侍集》十卷为底本,岑参诗依据《四部丛刊》影印七卷本为底本。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 32开西式精装简体横排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精注:全民阅读版
關於作者:
谢楚发,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古典文学专家,代表作有《李白的人生哲学:诗酒人生》《中国散文简史》《中国古代文体丛书散文》等
目錄
目录

导读
高适诗
行路难(二首选一)
别韦参军
塞上听吹笛
咏史
别冯判官
塞上
蓟门(五首选一)
营州歌
邯郸少年行
效古赠崔二
独孤判官部送兵
醉后赠张九旭
淇上别业送魏八
夜别韦司士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选二)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别董大(二首)
燕歌行并序
古大梁行
东平路中遇大水
送前卫县李少府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同群公出猎海上
封丘县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选一)
自蓟北归
蓟中作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送李侍御赴安西
送蹇秀才赴临洮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送别
金城北楼
入昌松东界山行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
幕下诸公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九曲词(三首选二)
塞下曲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赴彭州山行之作
人日寄杜二拾遗
送田少府贬苍梧
送李少府
除夜作
岑参诗
南溪别业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还东山洛上作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夜过磐豆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邯郸客舍歌
暮秋山行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秋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高冠谷口招郑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逢入京使
经火山
宿铁关西馆
碛中作
过碛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安西馆中思长安
戏问花门酒家翁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春梦
赴北庭度陇思家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
轮台即事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玉门关盖将军歌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送崔子还京
火山云歌送别
赵将军歌
优钵罗花歌
首秋轮台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行军(二首选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寄左省杜拾遗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卫节度赤骠马歌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早上五盘岭
赴犍为经龙阁道
江上阻风雨
登嘉州凌云寺作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巴南舟中夜书事
山房春事(二首)
內容試閱
导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在民族的共存、互融与发展中,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战争在唐以前的文学作品中虽然有反映,但很少对战争本身及由此引起的边防问题作正面描述。唐代前期,由于国力强盛,人们不怎么害怕这种战争,很多知识分子还把立功边塞当作一条求取功名的途径。于是诗人们逐渐把眼光和笔锋移向边塞,从而形成了边塞诗派。高适和岑参就是这一新的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通常也就把边塞诗派称为高岑诗派。他俩开拓了新的诗境,有了新的艺术创造,为唐代诗歌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他俩的作品在当时就被朝野通赏(殷璠《河岳英灵集》评高适语),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今天选译他俩的作品让读者们欣赏,无疑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高适(701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蓨(tio)县:在今河北景县南。,籍贯可能是洛阳。家中世代官宦,父亲崇文位终于韶州长史。他二十岁西游长安,失意而归。自此长期客居宋州宋城县宋城县:今河南商丘。,过着清苦的生活,有时得靠朋友的接济过日子。他曾北游燕赵,想从军,但未能如愿;也曾赴长安应举,结果落第而归;又在淇水边营造别业,滞留数年,后又回到宋城。此时他曾与李白、杜甫同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被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天宝八载(749)由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参加了有道科的考试,中试后被授为封丘县尉。由于不堪忍受这种上迎长官、下挞黎庶的低下职务,三年后愤然辞去。天宝十二载经人引荐入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协助哥舒翰扼守潼关,兵败后随玄宗入川。玄宗很信任他,委以淮南节度使要职,派去征讨永王璘。后来转任彭州、蜀州刺史,迁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回长安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第二年逝世,赠礼部尚书。作为一个诗人,高适从隐身渔樵到拥有这样的地位,实在是仅有的,所以《旧唐书》评论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的诗在内容上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边塞诗。他曾三次出塞,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他的边塞诗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与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起来考虑,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他曾勉励自己和朋友到边塞大显身手: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独孤判官部送兵》)为边事的无休无止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他热烈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对军官的荒淫、官兵的对立,又作了无情的揭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对战争胜利的意义也比别人看得远: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其三)如此就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既写出了大唐帝国的声威,也揭露了一些阴暗面,同时给自己画出了一个头脑清醒、充满激情的战争评论家的形象。
其次是咏怀诗,这在他的诗里数量最多。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又占了其中的很大部分。有的是就某些看不惯的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如《行路难》(二首)、《封丘县》等就是针对社会上只重金钱与权势,轻视知识与人才的不合理现象和官场恶习作了揭露与批判。有的则是在写给朋友的诗中,吐露自己的不平,像《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等都是指摘时弊、表明心志的作品。
再次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在数量上较前两类要少一些。这种题材在开元天宝之际就已出现,当时有一批失意的知识分子独具眼光,能透过繁华升平的表层看到社会的问题,发而为诗,尽管调子低沉一些。高适前期的诗中就不乏这样的作品。像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就为不得温饱的广大农民叫苦叫屈。
高适的诗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了汉魏古诗的传统,有一种求实求深的精神。诗中喜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而较少运用比兴。抒发心志的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塞下曲》),就是赤裸裸地表明其功名欲望,爽直利落,毫不掩饰。披露胸襟的如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封丘县》),是那么痛快淋漓。发起牢骚来又是这样的愤愤不平: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行路难》其二)对友人的劝慰之词也多是直述其意,寄情于物的较少,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一),北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送魏八》)等。
这种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必须有强烈的感情才能打动人,否则就会平淡无味。高适是一个有才华、有个性,而又久居贫贱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磨擦中,必然会冒出感情的火花。他的诗作几乎都是这种感情火花的记录。上面所引例句无一不带着强烈的感情。此外如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效古赠崔二》),为友人的遭遇大抱不平。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人日寄杜二拾遗》),则是对朋友倾诉自己人已老大仍四处漂泊的伤感。
高适崇尚节义,好谈政治,影响到他的诗,也常常夹杂着议论。由于这种议论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穿插在叙事和抒情之中,所以不显得生硬乏味,反增加了一点理性的光辉,使作品变得深厚、老成。像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本为议论如何在尘事纷扰中学会超脱的,可是紧接的是这么两句:良辰自多暇,忻与数子游。那前二句议论就成了欣然同游的原因,入情入理。甚至连简单的劝慰之辞,也往往包含着议论的成分,如江山到处可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送田少府贬苍梧》),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效古赠崔二》)。
由上述各种因素,共同构成了高适的风格:慷慨、粗犷、悲壮。前人说的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就是针对这种总体风格而言的。但他也写了一些轻松的诗作。像《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就颇有飘逸之气,《送别》的构思也是匠心独运。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人日寄杜二拾遗》),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夜别韦司士》)等就是情景交汇、颇见韵致的诗句。
岑参(715769),荆州江陵人江陵:今湖北江陵。。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曾祖、伯祖、堂伯父均做过宰相,父亲也做到州刺史。他自己的境遇却不佳。幼年丧父,家道骤然贫寒,只得从兄受业,移居嵩山少室。二十岁以后经常往返于洛阳、长安之间,以谋出路,可总是失意而归。二十五六岁以后曾远游河朔、大梁等地,而滞留长安的时间也渐渐多起来,一边为跻身仕途而四处活动,一边又寄情山水,寻求精神寄托,过着自由却不自在的落拓生活。
天宝三载(744)他进士及第,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掌书记,两年后回到长安。天宝十三载又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次赴边。直到至德二载(757)始回内地。这两次较长时间的边塞生活,促使他成为了一位出色的边塞诗人。
自塞外归来,正值安史之乱以后,社会不安,人心浮动。他在长安和外地历任过各种官职,于大历元年(766)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川,初为杜的僚属,后任嘉州刺史。一年后罢官,东归未成,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赴边以前为第一个时期。此时期一心想振其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的家声,可是一再失意。每一次失意又难免要滋生归隐思想。所以这时期的诗作,主要写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向往山水的情思。他写怀才不遇,不像高适那样愤激不平,只是发发闷气,显示清高而已,如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三十始一命,宦情都欲阑(《初授官题高冠草堂》)等。他的归隐思想有时是直接表露,如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南溪别业》),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等。更多的则是写林泉之乐,即对山水景物作细密工致的描绘。这不仅了无痕迹地表达了隐居思想,更描绘出了异彩纷呈的自然图画,在写景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为以后描写大西北的自然风光奠定了基础。
自天宝八载第一次出塞,到至德二载第二次出塞回归是第二个时期。这是边塞诗大丰收的时期,尤其是第二次出塞的作品更富光彩。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和价值在于充溢着山川奇气和爱国精神。所谓山川奇气,就是描写了祖国边疆的瑰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西北边塞看作绝域,人未到,心先寒。可是岑参别具眼光,能从它的广漠与荒凉中发现它的庄严与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他写了火焰山的炎热: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经火山》)写了早雪的美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了热海的奇观: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了火山云的变幻: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火山云歌送别》)这些是前人诗中很少出现的山川奇景,如今却展现在岑参的笔下,实在令人惊叹。
所谓爱国精神,自然是指抒写了自己和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他写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歌颂了将士们行军作战的英雄气概: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所有这一切,都令人振奋,令人鼓舞。
在这两个主题以外,岑参的边塞诗也写到了功名未就的感叹和难以忍受的乡愁。像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等表达的都是一种功名未遂的抱怨与悔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军报国总是与功名联系在一起的,取得了功名,就是报效了国家,报效了国家就应该有功名。所以感叹功名未就仍包含着某种积极精神,无可指摘。至于乡愁,岑诗中更是随处可见,像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宿铁关西馆》),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送崔子还京》)等,不胜枚举。恋土思乡本是一种纯洁、珍贵的感情,为历代诗家所常写,岑参久留万里之外,思乡念家更是人之常情,无损于一个爱国志士的形象,相反倒显得血肉丰满,真实可感。
从边塞回来到逝世是岑参创作的第三个时期。此时期做官的欲望逐渐减退,归隐的思想又有所抬头。诗中写的多是对世事的喟叹、佛道的向往、乡园的依恋,以及山川景物欣赏,反映出一个奋斗了一生而建树不大的封建官员的晚年心境。作为诗人,他的创作已不复有昔日的成就,其中可称道的是他的写景之作,仍保持着意奇、语奇、刻画精细的特点。在虢州和蜀中都有不少写景佳作,尤其是蜀中作品在描绘江山胜景的时候,仍带着一股不把艰难险阻置于眼中的豪气和乐观精神。
在艺术上,岑参更多地融汇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最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赴北庭度陇思家》),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安西馆中思长安》),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就是凭着丰富的想象写出的佳句。以梨花喻雪,以刀割面喻寒风,以一团旋风桃花色喻骏马,都是新奇的比喻。至于夸张,则用得更多,诸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等,都是极富表现力的夸张。这些手法的交互使用或同时使用,使他的诗绚丽多姿,具有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诗体上,岑参与高适一样,都长于古诗,尤以七言歌行为擅长,边塞诗中多以这种形式歌颂边塞的特殊风物,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别具风格。
由上述种种因素构成了岑参诗的总风格:悲壮、奇峭、俊逸。前人说他的诗兼具李白和杜甫诗的特点,倒也近乎事实,只是都逊一着而已。
为了帮助一般读者对高适、岑参诗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这里特在他们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各选了数十首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了今译,并相应地加了一些注释和翻译。高适存诗二百四十余首,这里选译了四十八首;岑参存诗近四百首,这里选译了六十九首,大致可以看出他们诗歌创作的概貌和主要成就。
本书高适诗依据明覆宋刻本《高常侍集》十卷为底本,岑参诗依据《四部丛刊》影印七卷本为底本。注译时还参考了孙钦善先生的《高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先生的《岑参集校注》,谨此致谢。

谢楚发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