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HK$
107.8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40.8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HK$
107.8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HK$
657.8
|
編輯推薦: |
1.本版教材是在*规划教材《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教学实际以及新技术发展进行修订而成的,适合自动化、检测、控制等相关专业使用。2.本版教材继续秉承了难易适中、通俗易懂、侧重能力培养的要求,保留了前一版内容精华,同时创新性地结合了信息技术,属于新形态纸质教材,符合目前的教学要求。3.为便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通过二维码链接了知识拓展内容和实训项目。同时,为了教师教学方便,本书配套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重难点知识讲解音视频、习题参考答案等资源。本书资源将根据教学要求进行不定期更新,以保持教材的实用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重点规划教材。
本书首先介绍了过程参数检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各种技术指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方法及防爆与防护的有关知识。然后分别介绍了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量、机械量等参数的检测原理、仪表结构及使用、仪表的检定方法、仪表的选型和故障处理及实训项目,并结合现场实例介绍了检测装置的抗干扰技术。本书对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检测新技术,如软测量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
为便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通过二维码链接了知识拓展内容和实训项目。同时,为了教师教学方便,本书配套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重难点知识讲解音视频、习题参考答案等资源。
|
目錄:
|
第1章检测技术理论基础1.1概述1.2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思考题和习题第2章温度检测及仪表2.1概述2.2膨胀式温度计2.3热电偶温度计2.4热电阻温度计2.5新型温度传感器2.6红外测温仪与红外热像仪思考题和习题第3章压力检测及仪表3.1概述3.2弹性式压力表3.3压力(差压)变送器3.4压力开关3.5压力表的选择与安装思考题和习题第4章流量检测及仪表4.1概述4.2节流式流量计4.3其他差压式流量计4.4容积式流量计4.5速度式流量计4.6质量流量计4.7流量仪表的选择4.8流量标准装置思考题和习题第5章物位检测及仪表5.1概述5.2双色水位计5.3电接点水位计5.4差压式水位计5.5其他物位测量方法5.6物位测量仪表的选型思考题和习题第6章成分分析仪表6.1概述6.2氧化锆氧分析仪6.3红外线气体分析仪6.4热导式气体分析仪6.5电导式分析仪6.6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6.7成分分析仪表的特殊问题思考题和习题第7章机械量检测及仪表7.1位移测量7.2振动测量7.3转速的测量7.4汽轮机监测仪表系统(TSI思考题和习题第8章仪表的干扰抑制技术8.1概述8.2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8.3抑制干扰的措施思考题和习题第9章热工检测系统设计9.1概述9.2热工检测系统设计举例思考题和习题第10章检测新技术10.1软测量技术10.2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思考题和习题
|
內容試閱: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表不断得到应用。热力发电厂等现代生产过程具有连续化、大型化、复杂化等特点,为保证其生产实现高效、优质、安全、低耗,要求生产技术人员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检测技术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有关人员管理与开发现代化生产过程所必须具备的。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更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都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者在编写本书时,力求做到观念新,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容新,以较少的理论推导和较简明的叙述,将检测技术的基本内容及新方法、新技术一并展现;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仪表的选型、检定及故障处理;利用大型机组检测系统的设计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实训项目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本书共分10章。第1章介绍了检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各种技术指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方法及防爆与防护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测量技术有一个总体认识。第2~7章,介绍了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量、机械量等参数的检测方法和仪表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工程应用实例。第8章对检测装置的抗干扰技术及抗干扰实例进行了分析,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日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很有帮助。第9章介绍了火力发电厂中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实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第10章介绍了检测技术的新发展及应用情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各章后面给出了习题与思考题,供广大师生与读者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