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107.8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內容簡介: |
本书遵循新会计准则,在撰写的每一章里,除了基本内容外,还融入导入案例、阅读资料、知识拓展、课后案例分析及练习等相关内容,以便学生充分理解、把握相关会计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夯实基础。
本书共分十章,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包括*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介绍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会计账户和记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十章,介绍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核算方法等相关会计知识,对理论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运用。
本书应用性强、理念新、内容丰富、表达深入浅出,能够满足广大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师生的教学和实际工作需要,也可供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自学使用。
|
目錄:
|
章 总论 1
节 会计概述 2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
二、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4
三、会计的对象与方法 7
四、会计学科体系 11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1
一、会计基本假设 11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3
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5
一、会计要素 15
二、会计等式 21
小结 23
思考与练习 23
案例分析 26
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 28
节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29
一、会计科目 29
二、会计账户 33
第二节 复式记账 36
一、复式记账原理 36
二、借贷记账法 37
第三节 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41
一、账户对应关系 41
二、会计分录 41
小结 43
思考与练习 44
案例分析 46
第三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48
节 制造业企业基本经营活动概述 49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50
一、筹资过程业务核算的内容 50
二、筹资业务主要账户设置 51
三、筹资业务的账务处理 53
第三节 供应过程经济业务的核算 55
一、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55
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58
第四节 产品生产过程经济业务的核算 62
一、产品生产业务的主要内容 62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程序 63
三、生产过程主要账户设置 64
四、生产费用的归集 66
五、产成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71
第五节 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核算 74
一、销售收入的核算 74
二、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举例 78
第六节 财务成果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的核算 80
一、工业企业的财务成果构成及其计算 80
二、利润实现的核算 80
三、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 84
小结 86
思考与练习 86
案例分析 88
第四章 会计凭证 90
节 会计凭证概述 90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及意义 90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91
第二节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98
一、原始凭证的内容 98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 99
三、原始凭证的审核 100
第三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02
一、记账凭证的内容 102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 102
三、记账凭证的审核 106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107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107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108
小结 109
思考与练习 110
案例分析 113
第五章 会计账簿 115
节 会计账簿概述 116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 116
二、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116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 117
第二节 账簿的内容和登记账簿的规则 119
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119
二、登记账簿的规则 120
第三节 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23
一、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23
二、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25
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26
第四节 对账与结账 128
一、对账 128
二、结账 130
第五节 错账更正方法 131
一、划线更正法 131
二、红字更正法 131
三、补充登记法 132
第六节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132
一、会计账簿的更换 132
二、账簿的保管 133
小结 133
思考与练习 133
案例分析 136
第六章 财产清查 138
节 财产清查概述 139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139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139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141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142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142
二、实物财产的清查方法 144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145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 145
一、清查结果处理程序 146
二、清查账户的设置 146
三、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47
小结 150
思考与练习 151
案例分析 152
第七章 会计循环 154
节 会计循环 155
一、会计循环的含义 155
二、会计循环的步骤 156
第二节 试算平衡 157
一、试算平衡的依据 157
二、试算平衡表的作用 157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158
第三节 账项调整 160
一、账项调整的意义 160
二、账项调整的内容 160
小结 165
思考与练习 165
案例分析 167
第八章 会计报表 169
节 会计报表概述 170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 170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170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171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作用 171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格式 172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75
第三节 利润表 180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180
二、利润表的结构与格式 181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84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185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185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格式 187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91
小结 192
思考与练习 193
案例分析 197
第九章 会计核算程序 201
节 会计核算程序概述 203
一、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 203
二、会计核算程序的意义 203
三、会计核算程序的种类 205
第二节 会计核算程序的内容 206
一、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206
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208
三、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212
四、日记总账核算程序 214
第三节 会计核算电算化 216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216
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组成 216
三、会计电算化核算程序与手工核算程序的异同 217
四、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 221
小结 222
思考与练习 222
案例分析 225
第十章 会计工作组织 227
节 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与要求 228
一、组织会计工作的含义 228
二、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 228
三、组织会计工作的要求 228
第二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230
一、会计机构 230
二、会计人员 233
第三节 会计法律制度 237
一、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237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239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 240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240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240
第五节 会计档案 241
一、会计档案的种类 242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 242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242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 244
五、会计档案的移交 245
小结 245
思考与练习 246
案例分析 248
|
內容試閱:
|
现代会计是一个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有机结合而成的经济信息系统。随着会计学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向经济个体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经济信息和对经济个体财务资源配置实施控制的应用工具。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已开始推广到其他企业全面实行。新会计准则是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以使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价值而制定的,具有理念新、体系完整等特点,且充分体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本书严格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基本理论方面充分吸收国内外会计研究的新内容。
基础会计学作为财会类专业学习与教学的一门课程,对概念的阐述、逻辑关系的界定、理念的树立等方面要求甚高。本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和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入门课程,坚持基础会计的一般分析框架,基本主线明晰,理论简明,以实例来说明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通过思考与练习、案例分析等,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编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非常关注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本书的编撰既融入了以往的教学经验,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会计信息的处理方法,又能帮助读者了解相关企业的经济业务,使初学者不至于因大量的专业术语而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
本书具体的写作分工如下:章、第四章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尤谊编写,第二章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李玉霞编写,第三章由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章爱文编写,第五章由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邓海琦编写,第六章、第十章由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覃娟编写,第七章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刘莹编写,第八章由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荣辉编写,第九章由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闭乐华编写。尤谊负责全书编写的组织工作,并总纂定稿。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考、借鉴了相关基础会计学教材及学术研究成果,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感谢,同时也要感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任方方和张瑶,她们对本书的成稿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工作。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