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HK$
69.3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HK$
86.9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HK$
151.8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HK$
86.9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HK$
57.2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HK$
86.9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
內容簡介: |
本-戴维强调中心的传承,而不是系统地比较欧美所有国家的科学状况。他认为,在人类智识演进的每个转折点上,科学活动的中心都向那些发生社会变革的国家转移。科学家角色的初步形成出现在15世纪中叶的意大利,17世纪后半叶,科学中心已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法国则在1800年前后成为新的中心;又过了四十年,世界科学家关注的中心转移到德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而后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
这样,科学家角色与科学组织的发展,就被看作某些模式从一国向别国扩散和移植的过程。从体制化的角度来看,科学组织从17、18世纪的科学院演变为19、20世纪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科学社群也从知识精英的小组和通信网络演变成强大的职业科学家共同体。
科学的诞生首先是一个社会过程,本-戴维用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即科学家的角色来表述这一命题。他认为,在17世纪中期的英格兰,科学家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角色*次被制度化。该角色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命运的变迁,解释了他所定义的科学中心转移。本-戴维强调中心的传承,而不是系统地比较欧美所有国家的科学状况。他认为,在人类智识演进的每个转折点上,科学活动的中心都向那些发生社会变革的国家转移。科学家角色的初步形成出现在15世纪中叶的意大利,17世纪后半叶,科学中心已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法国则在1800年前后成为新的中心;又过了四十年,世界科学家关注的中心转移到德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而后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
这样,科学家角色与科学组织的发展,就被看作某些模式从一国向别国扩散和移植的过程。从体制化的角度来看,科学组织从17、18世纪的科学院演变为19、20世纪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科学社群也从知识精英的小组和通信网络演变成强大的职业科学家共同体。
科学的诞生首先是一个社会过程,本-戴维用一个新的理论概念,即科学家的角色来表述这一命题。他认为,在17世纪中期的英格兰,科学家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角色*次被制度化。该角色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命运的变迁,解释了他所定义的科学中心转移。
弗霍伊登塔尔(Gad Freudenthal)
|
關於作者: |
约瑟夫本-戴维(Joseph Ben-David,19201986),出生于匈牙利,1941年移居中东。1950年获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与文化社会学硕士学位,同年在该校执教直至去世。他曾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社会科学与管理学,1955年获希伯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68年成为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79年担任该校教育与社会学系讲座教授。他还在多所著名大学兼职,被视为美国科学社会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85年获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颁发的贝尔纳奖。
译者简介
刘晓,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教授。著有《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国立北平研究院简史》等。现任人文学院院长助理,《科学文化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