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作为较早介绍西方文化身份概念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得到学界响应的学者与译者,在当下国际人口流动频繁的大背景下,本书所主要探讨的文化身份问题具有前瞻性。
|
內容簡介: |
《社会转型与家庭的演变》一书,旨在探讨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加拿大魁北克社会家庭结构与亲密关系所发生的的变化,并期望借此能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有所启发。作者发现,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原来所有的思想、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因之做出改变。本书同时兼顾史料的严谨性与内容的可读性,同时参考历史学家与文学家关于加拿大魁北克社会转型的文字作品,并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将之结合起来,同时在文学社会学与转型社会学两方面做出了可观的贡献。
|
關於作者: |
张裕禾,1936年出生,资深翻译家,也是跨越文学、社会学和历史的学者。1960年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上外法语系首届系副主任,副教授。19781980年被派往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修法国语言和文学。1984年重返拉瓦尔大学,转攻社会学。1990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拉瓦尔大学政治系,舍布鲁克大学历史和政治系,魁北克大学里姆斯基分校历史系和教育系。1992年与友人共同创办魁北克跨文化研究所,从事跨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同时领导一个帮助移民寻找工作和融入接纳社会的工作。19992004年代表魁北克地区各国移民,出任地区发展中心董事会董事。2004年用法文出版文集《文化身份与移民融合》,2009年出版研究文化身份的法文专著《20世纪魁北克小说中的家庭与文化身份》。主要译著有巴尔扎克的长篇、中篇小说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德彪西的《克罗士先生》和《论音乐艺术》。近30年来发表的文章汇编有《枫叶荻花》等。
|
目錄:
|
中文版序言 1
法文版序言 3
前言 6
引论 9
第一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家庭 20
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工人家庭 91
第三章 社会改革和开放时期的家庭 156
第四章 现代社会的家庭 220
第五章 结论:魁北克文化身份的演变 264
参考文献 283
附录一 作家资料卡 287
附录二 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身份 297
附录三 从何着手研究文化身份 313
|
內容試閱:
|
总 序
七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这却是上外学人扎根中国大地、凝心聚力、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新篇章的七十年。七秩沧桑,砥砺文脉,书香翰墨,时代风华。为庆祝上外七十华诞,上外携手商务印书馆合力打造季愚文库,讲述上外故事,守望上外文脉。季愚文库系统整理上外老一辈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系统回顾上外历史文脉,有力传承上外文化经典,科学引领上外未来发展,必将成为上外的宝贵财富,也将是上外的最好纪念。
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人民教育家王季愚先生于1964年出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以坚苦卓绝、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毅力,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在《外国语》杂志1981年第5期上发表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被称为新时期外语教育的出师表,对上外未来发展仍具指导意义。王季愚先生一生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她的高尚情操始终指引着上外人不断思索: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向哪里去?我们应该做什么?
七十载筚路蓝缕,矢志创新。上外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从年代中期迅速发展为多语种的上海外国语学院;从外语单科性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到改革开放后率先建设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引领,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上海外国语大学;从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到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上外的每一次转型都体现着上外人自我革新、勇于探索的孜孜追求。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文明不断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外语院校应何去何从?秉承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红色基因,今日上外对此做出了有力回答, 诚如校党委书记姜锋同志所言:要有一种能用明天的答案来回应今天问题的前瞻、勇气、担当和本能。因此,上外确立了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致力于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 国际化卓越人才,这与王季愚先生外语院校应建设成多语种、多学科、多专业的大学的高瞻远瞩可谓一脉相承。
历沧桑七十载,期继往而开来。季愚文库是对上外学人的肯定, 更是上外文脉在外语界、学术界、文化界的全新名片,为上外的学术道统建设、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也为上外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注入了强大动力。上外人将继续跟随先师前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助力中国学术出版的集群化、品牌化和现代化,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年10 月
编辑说明
1.本文库所收著作和译作横跨七十载,其语言习惯有较明显的时代印痕,且著译者自有其文字风格,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文库所收译作涉及的外文文献底本亦多有散佚,据译作初版本着力修订。
2.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等)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 若同一专名在同书、同文内译法不一,则加以统一。如确系笔误、排印舛误、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
3.数字、标点符号的用法,在不损害原义的情况下,从现行规范校订。
4.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残缺者,据所缺字数以□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