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
明代赋役与白银——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79.2

《
量子纠缠
》
售價:HK$
63.8

《
拥抱真实自我:内在小孩的探索和疗愈
》
售價:HK$
64.9

《
黑暗王后:缔造中世纪世界的血腥竞争
》
售價:HK$
129.8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HK$
63.8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HK$
118.8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本书集结了六朝至明清时期重要画论大家的代表性画论言论,或佳句卓论、或加摘录,并辅助以注释、品评,是为雅俗共赏的读物。
《中国历代画论》新版共分九大部分:中国画本质特征论、起源发展论、功能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范畴论、风格流派论、评赏论、中外绘画比较论。试图勾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
新版本补充了不少新内容,如中国画的本质、特征、起源、美丑、雅俗、文质、比德、中和、理法、欣赏及中外绘画比较等论说。在本质论中,首先揭示中国画特有的哲学本质画即是道。功能论中,将过去认识、教育、审美功能的提法,改为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此外,又补充了审美调剂功能。
新版本增加了近现代部分,主要是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鲁迅、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高剑父、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俞剑华、宗白华、潘天寿、丰子恺、林风眠、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石鲁、黄胄等人的画论。他们有感而发,对前人的画论既有发微、探讨,又有自己独到的建树,代表了这一时代中国画论研究的*水平。古代画论中出现的意境、风格、流派等概念,并未作具体界定,只有今人才予以深刻的阐释。关于中外绘画比较论,旧版编写时,就有专
|
內容簡介: |
《中国历代画论:掇英类编注释研究(套装上下册)》虽名画论,而内容所包颇广,凡画理、画法、画诀、画诗、画品、画评、画谱、画说、画鉴、画筌、画麈、画跋等与画学原理方法有关者,无不酌加收录,以求完备,采取了以重理略法为内容的精选原则,节录了从先秦至清代画论著述以及有关文献、题画、民间画诀中很有代表性的名篇精段,按内容不同加以科学分类,综合成上下两编,凡十六论。
|
關於作者: |
周积寅(1938),江苏泰兴人。1962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跟随俞剑华教授进修,从事中国画史论教学、研究与创作。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1995年兼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主编。1996年于美国波士顿华夏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2000年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赴日本作关于中日绘画交流史之调查考察,并在早稻田大学、多摩美术大学讲学。1988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编有《中国美术通史》(卷五、六,获1987年度中国图书奖),《中国画艺术专史丛书》(人物、山水、花鸟卷),《中国画派研究丛书》十五卷,《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十六卷,《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十三卷等。著作等身,其中《中国画论辑要》获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9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优秀图书奖,2004年1月由日本伊噢恩独大学出版日文版;《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辽至元代卷,与王风珠研究员合作,获2003年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吴派绘画研究》获1994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郑板桥书画艺术》、《郑板桥》先后获1985年、1997年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沈铨研究》与近藤秀实[日]教授合作,获1998年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