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春秋繁露(精装)

書城自編碼: 34716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汉]董仲舒 著,周桂钿 解读
國際書號(ISBN): 9787501367528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
《 证明的故事:从勾股定理到现代数学 》

售價:HK$ 131.8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

售價:HK$ 96.8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第2版 》

售價:HK$ 49.5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广东省博物馆卷 》

售價:HK$ 1078.0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乐书:从战国到北宋 》

售價:HK$ 162.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7.2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杜甫集(精装)》
+

HK$ 148.5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聊斋志异(精装)》
+

HK$ 83.7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西厢记(精装)》
+

HK$ 86.4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战国策(精装)》
+

HK$ 75.6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春秋繁露(平装)》
+

HK$ 144.8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精装)》
內容簡介:
《春秋繁露》是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春秋繁露》全面地阐发了董仲舒的宇宙观和政治哲学、伦理思想。同时,也反映出汉武帝时代儒学的基本面貌。《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關於作者:
作者:董仲舒,广川人,西汉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上承孔子,下启朱熹,成为儒学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为奠定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做出了重大贡献。《汉书》引刘歆等人的话称他为群儒首为儒者宗,东汉哲学家王充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可见其在两汉地位之高。
解读人:周桂钿,194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主要学术领域: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相关研究成果:《董学探微》《虚实之辨》《秦汉思想史》等。
目錄
导 读.............................................(1 )
一、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 1 )
二、《春秋繁露》的思想内容与影响 ............................................( 8 )
三、今天来看董仲舒 ......................................................................( 42 )
四、本书编选说明 ..........................................................................(49 )
春秋繁露 ............................................................( 55 )
楚庄王第一 .................................................(55 )
玉杯第二 .....................................................(75 )
竹林第三 .....................................................(95 )
玉英第四 .....................................................(114)
精华第五 .....................................................(130)
王道第六 .....................................................(144)
十指第十二 .................................................(175)
俞序第十七 .................................................(179)
立元神第十九 .............................................(187)
保位权第二十 .............................................(197)
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第二十五 ..............................................(204)
度制第二十七 .............................................(210)
仁义法第二十九 ..............................................................................(218)
必仁且智第三十 ..............................................................................(229)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 ..................................................................(234)
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 ..............................................(240)
深察名号第三十五 ..........................................................................(245)
实性第三十六 .............................................( 264)
五行对第三十八 ..............................................................................(269)
五行之义第四十二 ..........................................................................(273)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278)
阴阳义第四十九 ..............................................................................(286)
天道无二第五十一 ..........................................................................(290)
基义第五十三 .............................................(295)
人副天数第五十六 ..........................................................................(300)
同类相动第五十七 ..........................................................................(307)
五行相生第五十八 ..........................................................................(314)
五行相胜第五十九 ..........................................................................(322)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329)
郊语第六十五 .............................................(337)
四祭第六十八 .............................................(346)
顺命第七十 .................................................(350)
郊事对第七十一 ..............................................................................(360)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366)
天地阴阳第八十一 ..........................................................................(389)
主要参考文献 ...................................................(397)
內容試閱
《春秋繁露》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代表性著作,也是汉代今文经学、政治哲学的重要载体,对于理解西汉时代经学对于国家政治文化的影响,汉人对于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政治哲学如何落实求善的目标与怎样拥有合理制度等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料。长期以来,对董仲舒与《春秋繁露》都有一定的片面性认识,因此对于《春秋繁露》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评价较低,《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收录董子此书,对于汉代政治哲学的认识与评介或有重大改观。本导读主要从董仲舒与《春秋繁露》、《春秋繁露》的思想内容与影响、今天来看董仲舒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董仲舒与《春秋繁露》
(一)西汉大儒董仲舒
董仲舒,广川人,西汉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上承孔子,下启朱熹,成为儒学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为奠定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做出了重大贡献。《汉书》引刘歆等人的话称他为群儒首为儒者宗,东汉哲学家王充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可见其在两汉地位之高。
笔者考证,董仲舒约生于公元前198年,约卒于公元前106年。享年90多岁,与学术界的常见提法不同。
《史记儒林列传》所载诸儒最后一位是《董仲舒传》,没有记载董仲舒生卒之年,需要研究者探讨。清代学者苏舆著有《春秋繁露义证》,有较高水平。因此,苏舆就被学界视为董仲舒研究权威。是书前有董子年表,将董子生年系于汉文帝元年,卒年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董子寿至75岁。这个权威结论在上个世纪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教材中被广泛引用,许多论文也以此为定论。但是,班固说他亲见四世,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只有三世(文、景、武),四世应上推至惠帝。这种简单的错误,因为收集资料不全,以致以讹传讹,错误流传多年,得不到纠正。
桓谭说董仲舒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有的著作以此定董仲舒寿至六十多岁。桓谭本意似应指不窥园中菜时的年龄。董仲舒一生中,不窥园中菜,而且只有三年,应该是特殊时期,并非平常的生活习惯。以此为寿命,实属断章取义。
但桓谭这句话对于确定董仲舒生年是极其重要的资料。不窥园发生在特殊时期,董仲舒一生经历,最特殊的时期是对策之前的准备阶段。按桓谭说法,年至六十余,约为六十一岁,三年埋头研究,对策时约为六十四岁。我们研究结果,对策时间,按班固《汉书》的说法在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上推64年,公元前198年,即高祖九年。刘邦当政十二年,董仲舒在汉惠帝元年时才三岁,能不能说他也见了刘邦这一世呢?董仲舒将《春秋》十二世,分为三个阶段: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孔子见三世是哀公、定公、昭公三个时代,从昭公元年到春秋结束,一共六十一年,孔子寿至七十三岁,有十二年生活在昭公之前的襄公时代,为什么不能算又见了一世?笔者推论:汉人的习惯,小孩不知世事,不算见了世面。孔子十二岁之前不算见了世面,董仲舒三岁之前也不能算见世面。桓谭说的六十余,即使从61扩大到65,也不会达到见世面的年龄。
董仲舒关心匈奴的事情,他建议对匈奴要质其爱子以累其心(《汉书匈奴传》),汉武帝派杨信出使匈奴,向单于提出:即欲和亲,以单于太子为质于汉。单于不同意,认为非故约。班固评论说:察仲舒之论,考诸行事,乃知其未合于当时,而有阙于后世也。杨信出使匈奴在元封四年,即公元前107年,当时,董仲舒大约92岁。公元前104年,行用《太初历》,蝗灾严重,加上风灾,《汉书食货志》载: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是则可推论董仲舒当死于公元前107到104年之间。寿约93岁。
董仲舒对策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史记》没有记载他对策的事,使有人怀疑《汉书董仲舒传》这方面的记载是班固编造的谎言。班固曾因私编史书,下过狱,书稿都被送入皇宫。汉明帝刘庄很欣赏班固学识,召他到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其他人一起编撰《汉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后汉书班彪传》)就是说,班固开始私修史书,后来受到皇帝诏令,参加并主持编撰《汉书》的任务。用的是皇家保存的资料。因为《董仲舒传》中的对策,牵涉到汉武帝的策问,班固即使敢造董仲舒的假,也不敢造汉武帝的假。而且汉代编史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是不可能造假的。这部史书,皇帝要看,百官也要看,一般学者也看,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育焉,怎么敢造假?怎么可能造假而不被发现呢?司马迁《史记》中没有提到董仲舒对策的事情,并不能说明一定没有对策之事。
(节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