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程介明教授和他的团队编写的一本关于讨论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未来的关系的专著。在这本书中,商汤、科大讯飞等科学技术的专家和教育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既有对于未来教育的预测,也有对于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和因材施教的期待;既有关于人性化的全人教师的呼唤,也有对于未来学校形态的展望;既有对于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警惕,也有对于科学技术造福教育的乐观分析。是一本值得读者细读的研究报告。
|
關於作者: |
程介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曾任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师训会主席。2014年成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
目錄:
|
写在前面的话(程介明)1
新科技革命能让教育更公平吗?(汤敏)3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21世纪教育研究院)14
未来教育面临八大趋势(倪闽景)34
数据驱动下的教育(车品觉)49
科技与教育四题(程介明)53
学程包新技术助力优秀教师经验的重构、再造与创新(刘京海等)63
重塑学习方式: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及应用前景(尚俊杰,裴蕾丝)72
非核心教学社会化:互联网 时代的教学组织结构变革(张魁元,尚俊杰)96
教育科技助力因材施教,问向在行动(陈启山等)119
AI 教育不能做什么(刘新玲)143
脑机接口会重新定义教育吗?(韩璧丞)148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原校长眼中的科技创新源泉(王燕)154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名录158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让科学技术创造更有温度、更有人性的教育
朱永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一度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种种蓝图,正在这个时代迅速成为现实。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脑科学等,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教育。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不由分说地摧毁着既往的秩序,人们的物质生活日复一日、越来越深地依赖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保障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际关系的紧张、恐怖袭击的危害等。
科学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深刻的。法国有个学者曾经归纳了人类知识传播的四个阶段:依靠人与人之间直接传递的表演阶段,依靠语言文字间接传递的表述阶段,依靠声音图像记录的影像阶段,依靠人人平等互动的互联网阶段。可以看到,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破: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使人们从表演阶段跃进到表述阶段,照相机、录音机以及电影电视的出现导致了影像阶段的诞生,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则直接导致了传统传播与教育方式的终结。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新的科学技术以几何级数在增长,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也更为显著。世界变成一个村落,知识的传递更快捷平等,且传授的方式和模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个阶段,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成为人的异化的工具,成为冷冰冰的测量人的注意力、学习力,帮助教育者更加严格地监督和管控教育对象的工具。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位在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美国中学校长的信,那是他给每一位新入职教师准备的信。他在信中写道,他亲眼看到了人类所不应该看到的情境,毒气室都是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上过高中和读过大学的人枪杀所以,他请求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我们的学生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二是成为人的成长的工具。科学技术同样可以成为推进教育公平,关注个性发展,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助推器。过去老师对学生居高临下、我教你学的状态,现在完全可以颠倒过来,师生共同面对问题。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懂得多,学生在某一个领域可能超越老师。过去在学校上课学习,回家做作业;现在完全可以在家里学习,在教室里释疑解惑。甚至,今后知识的学习已不再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在网络上、家里和社区中都可以获得知识,教师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是要教授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所以,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可以接受相同的教育资源和课程,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想。同时,更加有效地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实现因材施教的机遇个性化理想。
感谢程介明教授和他的团队为我们奉献了这本讨论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未来关系的专著。在这本书中,有科学技术的专家和教育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既有对于未来教育的预测,也有对于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和因材施教的期待;既有关于人性化的全人教师的呼唤,也有对于未来学校形态的展望;既有对于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警惕,也有对于科学技术造福教育的乐观分析。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细读的研究报告。
几年前,曾经有媒体问我,新教育的愿景是什么?新教育培养的孩子有什么目标?我回答说: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未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培养出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这,就是我们新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共同朝向。我想,让科学技术更加温暖、更有人性,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教育,这也是我们教育人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期待。
2019年11月1日
写于丹阳香逸大酒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