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HK$
96.8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HK$
228.8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HK$
75.9

《
帝国时代
》
售價:HK$
206.8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HK$
107.8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HK$
184.8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HK$
494.9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喜欢历史,是因为喜欢有情节的故事以及蕴含在故事里的智慧
这本书是严谨的。为写这本书,作者做了大量的阅读、考据和思考工作。同时,这本书对大宋王朝的起根发芽、北宋迁都、南宋灭亡的过程,也做了全面的文学详述,将它当史书读可,当文学演义作品读亦可。我一直有一个疑惑,大宋王朝在各个艺术领域取得了那么多的辉煌成就,但是为什么在当时,就不能组织些文人写一写他们的五马长枪呢?也免得后世对它产生种种的误读。好在有一个当代的好事者,写了这么一本讲解大宋王朝的书。
高建群(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
內容簡介: |
皇帝作为封建时代的君主,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王朝的兴盛与衰亡。颇具文艺范儿的宋朝皇帝们在治国上的表现究竟如何,翻开本书,你将获得解答。这本书不是简单的缩写,而是对宋史的合理解读。作者选择大宋王朝的16位形象鲜明的帝王为线索,展现历史的迷人魅力和广博智慧,希望这能让许多对大部头历史书望而生畏的读人喜欢上历史。
|
關於作者: |
刘钊,河南人。经济法学硕士,现居北京。热爱历史,擅长以轻松活泼的笔调传播和讲解历史知识。沉浸于宋代历史十几年,遂有此书。
|
目錄:
|
第一章 兄终弟及的建国大业 001
第二章 使劲折腾的敬业演员 031
第三章 宽人严己的老实孩子 049
第四章 以一当万的必败之争 075
第五章 无心败家的文艺青年 095
第六章 无可奈何的亡国之运 117
第七章 一心安稳的流亡皇帝 167
第八章 连禅三代的平安帝王 213
第九章 爱看热闹的吃瓜邻居 227
第十章 风雨飘摇的父子四人 251
|
內容試閱:
|
自序 努力当一个翻译历史的小学生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喜欢历史的,另一类是暂时不喜欢历史的。
我自认为属于前者,但是,我并不觉得自己和后者有多大区别。
喜欢历史的人,大多是因为喜欢历史里的故事,以及蕴含在故事里的智慧,而这些,和那些暂时不喜欢历史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那么,就应该是传播的渠道出了问题。
现在的书店里倒是摆着不少所谓的历史读物,可惜很多都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太烦琐:满篇是年代、人名和文白杂交的语言,比英语书还催眠;另一个极端是太过简约:大张旗鼓地想用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概括出一个历史阶段,哪有那么容易!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很多读者,特别是那些暂时对历史还不怎么感兴趣的读者所真正需要的,应该不是原样的抄录,也不是简单的概括,而是合理的翻译。这就像在解读大部头的著作时,一定需要一个剥茧抽丝的过程,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能让读者一眼就抓得住最关键的东西,或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所在。如果只是生硬地照搬原文,或者只列个标题什么的,那样准确倒是够准确,就怕没多少人能读得进去。而类似的传播渠道,显然就没有真正照顾到读者的感受。
我一直以为,历史书从来都应该是大众化的读物。从根子上说,对历史的研究肯定应该是客观的、严肃的,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说,它又应该是生动的、多样的,应该紧紧地跟随着大众的语言习惯和生活场景去作必要的调整。
试想一下,如果历史的传播趋于小众化、精英化,那它怎么可能会有生命力?而当你发现所谓的戏说、瞎编已经牢牢占据大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市场,不负责任地把历史描摹成另一副完全不明所以的样子之后,作为喜欢历史的第一类人,除了拿所谓的正统历史来自我标榜,是不是也应该尝试着去做点什么呢?
在翻译历史这件事情上,我可能连个小学生也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个外行的爱好者。但我认定了这个方向,就想要尝试去做一些也许很有意义的事情,仅此而已。
我想要做的也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故事,以及蕴含在故事里的智慧,去讲给更多的人听。或者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第二类人越来越多地变成第一类人,能有一条轻松愉快的渠道,来更为直观和深入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因为真实的历史真的是无限精彩!
最后,我想对那些一直感慨没有好剧本的编剧说一句:来看看真实的历史吧,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