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HK$
107.8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HK$
90.2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HK$
96.8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本书既有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内容、模式选择和评价资助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又有对全国范围内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反思与典型案例呈现,其成果有利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增进人们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认识、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攻坚战的进一步开展。
|
內容簡介: |
全书由7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章从内涵与特征、目标与原则、理论依据三个方面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办学条件提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办学特色凝练、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两种可能模式、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选择省级统筹建设模式的原因以及省级统筹建设模式下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机制、特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评价与资助:经验与反思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评价与资助:原则与实施要点两个方面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评价资助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五章对不同省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省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反思。第六章选取了10个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典型案例,分综合性优质高职院校和行业性优质高职院校两类进行了展示。
|
關於作者: |
胡正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研究。主持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项,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一),在《光明日报》《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
目錄:
|
导论1
一、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2
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可行性6
第一章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理论基础13
一、优质高职院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13
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目标与原则17
三、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理论依据21
第二章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26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26
二、以软硬结合为前提的综合办学条件提升30
三、以教学诊改为核心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33
四、以协同互融为旨归的专业群建设35
五、以双师双能为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37
六、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40
七、以双向互动为特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43
第三章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模式选择与特色凝练47
一、国家统筹或省级统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可能模式47
二、省级统筹建设模式: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模式的现实选择49
三、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特色凝练56
第四章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项目评价60
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项目评价:经验与反思60
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评价:原则与实施要点75
第五章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探索85
一、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各省区、市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特征85
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举措与成效96
三、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反思112
第六章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典型案例118
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六个融合,建设一流高职院校118
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标准先行、平台夯基、项目引领,稳步推进优质校建设125
三、天津职业大学:标定方位,协同发展,创新时代高职发展新范式131
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深、聚、优、特引领,实现地方高职跨越式发展137
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新百年,开启新征程,示范打造江苏卓越高职院校147
七、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建章立制,锐意创新,稳步推进优质校建设工作152
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平台为基,树人为本,培养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161
附录174
附录A 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调查报告174
附录B 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调查问卷203
参考文献209
后记217
|
內容試閱:
|
近几年,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先后承担教育部委托项目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研究和优质高职院校认定标准研究。教育部有关领导在审阅相关项目的研究报告后,认为可以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形成一本关于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著作。彼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已经启动两年,各地建设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却比较少。我们听从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建议,决定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是本书写作的直接动因。目前,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已进入项目认定阶段,部分省份已公布拟推荐优质高职院校名单,而且双高计划项目已开始申报。这预示着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已接近尾声,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又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持续推进,高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本书主要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前期教育部委托项目研究成果的完成人有:胡正明、朱雄才(项目主持人),张雁平、凌镜、徐婧、刘鲁平、何应林、杨剑静、王斌、王理凡、成军、邵建东、王幡、明文等。2018年9月,何应林编写了本书的研究方案。随后,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该研究方案进行了讨论,并安排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写作。本书各部分写作分工情况如下:何应林(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附录),徐珍珍(第四章),孙凤敏(第五章、第六章)。杨剑静在典型案例征集过程中做了很多联系、沟通工作,成军对各章节初稿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邵建东、王亚南承担了统稿修改和联系协调工作,胡正明对各章节的撰写进行指导,审阅统稿并总其成。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很多领导、专家、同仁的关怀、指导和帮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原所长、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石伟平教授拨冗作前沿论丛总序,为本书增色不少;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任占营副处长鼓励我们在委托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是本书得以完成的主要动力;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帮助审阅了初稿,并提出了中肯而专业的修改意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张毅编辑对书稿文字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处理,谨此向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本书典型案例部分素材征集期间,众多兄弟院校的同仁积极响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不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采取的是省级统筹建设模式。由于不同省份的建设基础与诉求各不相同,因而其建设模式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而且,部分省份教育行政部门公开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相关信息比较少。因此,尽管我们努力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搜集各省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信息,但我们搜集到的相关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些信息所做的分析也存在一些不足。另外,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内容、模式选择和项目评价等理论问题进行讨论的不多,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较少,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也存在不少缺憾。不妥之处,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