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HK$
79.2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HK$
7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HK$
104.5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HK$
118.8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HK$
217.8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HK$
8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这本书汇集了作者对中国傣族和东南亚傣泰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30余篇研究论文。研究探讨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傣泰民族的历史渊源关系、典型文化现象和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和当代的文化重构等。本书研究内容基本都是作者在几十年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与历史文献相印证而写成的,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同时作者对傣族进行了几十年的长期观察研究,反映在这本书中的成果不仅研究了傣泰民族的历史关系、文化,更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傣泰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是一项视野宽阔并且较为全面的傣泰民族研究成果。不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于了解中国傣族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周边国家傣泰民族社会文化情况、了解中国的周边国情都有较高的价值。
|
關於作者: |
郑晓云,现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是国家万人计划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岭文化名家。作者长期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傣族和周边国家与中国傣族同源的的泰民族有近30年的研究经历。
|
目錄:
|
上编 中国傣族研究
社会资本与当代边疆农村社会的发展
西双版纳曼飞龙傣族村的实证研究
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傣族的民族心理社会变迁
傣族宗教文化的变迁与社会发展
当代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社会变迁与西双版纳傣族妇女
民族节日与当代社会生活
从西双版纳到泰国清迈、日本东京的田野研究
傣族的村寨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西双版纳曼飞龙村的个案研究
傣族的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元江流域花腰傣的文化与当代变迁
文化的碰撞与调适
基诺族与西双版纳傣族当代文化变迁的人类学比较研究
从几个侧面看当代德宏傣族社会文化的变迁
傣族的生活环境与饮食文化
傣族的水文化、水环境与健康生活
傣族地区的卫生变迁与环境冲突
人水关系变迁与可持续发展
云南大盈江畔一个傣族村的人类学考察
从大湾村看边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
德宏傣族社会的变迁及其民族认同重构
激情与和谐:傣族文化精华
21世纪以来傣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考察
下编 傣泰民族历史与社会文化研究
从越人不是一个民族谈傣泰民族的起源问题
傣泰民族先民从云南向东南亚的迁徙与傣泰文化圈的形成
东南亚国家泰人的文化特征
泰国北部傣泐人的文化认同考察
以帕腰府景康县勐满村为例
傣泐人的传统维持与族群认同
泰国北部两个村子的田野考察
泰国傣泐人祖先偶像崇拜的历史与文化解析
简论中泰跨境傣泐人历史及其文化认同问题
从物质生存到民族文化生存
美国丹佛市傣泐人现状调查研究
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和泰国学术交流的回顾和展望
|
內容試閱:
|
自序
我从1981年夏天第一次接触傣族以来,至今已经有37个年头了。1981年夏天,当时我还是云南大学历史系二年级的学生,趁着放暑假前往向往已久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瑞丽市大等喊村的一户傣族人家住了10多天。这10多天由于有当时驻村工作的县委刘副书记的帮助,同时我的户主老杨大哥也是外地上门来的汉族人,他们给我提供了诸多便利,我对傣族的社会文化初步进行了一些调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只要我到德宏都要到老杨大哥家去看一看。1983年7月大学毕业以后我进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当年10月随即前往西双版纳基诺山区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持续了多年。由于基诺山周边都是傣族居住区,我随后不久就开始了和当地傣族的接触,并对傣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傣族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数十年来对傣族的调查研究一年都没有中断过。1986年我跟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代表团前往泰国西北大学进行了45天的访问,这次访问是我对傣族的研究跨出国境的开端。在随后的研究过程中,我曾50次前往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泰人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更为难得的是,2017年有机会前往美国丹佛市实地调查美国傣泐人的状况。通过这些调查研究,我掌握了大量第一手鲜活资料,了解了很多过去不为国人所知的社会文化现象,由此也奠定了我对周边与中国傣族有历史渊源关系的泰人研究基础。今天回想起来,这一生能够与傣泰民族结缘,在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文明中游历确实是幸运的。
目前呈现给读者的这本文集,汇集了我研究傣族和周边国家及与中国傣族有渊源关系的泰人的大部分论文。另外还有十几篇文章未能收入这本文集中,这一方面是受到这本文集容量的一定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早期写作的文章学术质量不高,或者重复。但是目前收录的这些文章,已经代表了我一生的研究轨迹,而编辑这个文集的过程也是一个初步总结自己对傣族研究的过程。
首先,这本文集之中收录的文章时间跨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