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陈注唐诗三百首

書城自編碼: 340149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清]蘅塘退士 选,陈鹏举 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817706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7.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HK$ 85.8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理智与疯狂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內容簡介:
历来唐诗选本,影响*的无疑是清代蘅塘退士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自此选本问世两百余年间,各家注本蜂起,令人目不暇接。作为诗人、学者的陈鹏举,自幼也是在《唐诗三百首》的指引下,步入旧体诗之门的。陈鹏举说:今天我还相信,因为它(《唐诗三百首》),我的少年不孤独。眼睛一眨,五十多岁了。有什么还该报答的呢?想到了它。感觉该把翻它的心情捡回来。于是又翻了。三年,捡完了。编在了一起,说是注。 在陈鹏举的注中,对整个时代的把握惊人而令人感动。盛唐,中唐,晚唐的全貌,和唐代诗人们的人生状况,在他的笔下都清楚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他对一首诗整体的把握也始终是他的注中*精彩的部分。
關於作者:
蘅塘退士1711~1778 ,清朝学人,原名孙洙,字临西或作苓西,一字答西,号蘅塘退士或蘅堂退士,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江苏无锡,《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陈鹏举1951~,浙江舟山人,生于上海。1981年经社会招聘考试,进入上海解放日报社文艺部,先后任记者、编辑。编《朝花》副刊15年。1995年独立创办、主编《文博》专刊。上海收藏鉴赏家协会会长,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旧体诗词集《黄喙无恙集》,散文集《美意朦胧》、《九人》、《文博断想集》、《凤历堂题记》等。
內容試閱
《陈注唐诗三百首》再版序陈少文
陈鹏举是个诗人,所以有诗人的情怀和情绪。我认为在为诗文写评注之时,就应该为诗人说出他们所没有说出的话来。至少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甚至会以为面前的唐诗是自己所写。而我把我写诗时所感到、所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这就是注了。而陈鹏举却不这么认为,至少在他的新著《陈注唐诗三百首》中没有这么去做。只有当他被某首诗所触动,心有所感,并觉得诗人的心境与自己极为相像之时,他才会让自己融入其中。几首李商隐的诗,他甚至是用李的第一人称在写着注释。在那段时间里,他就是李商隐,李商隐是在借用他的笔触向后人诉说着自己的心。不管这个李商隐还是不是那生活在晚唐的李商隐。但遇到一些他所能够体会,却无法认同的诗时,陈鹏举便会用一种完全旁观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心意,评述着唐代诗人们的人生。我想连他自己也许都没有意识到这些。这也就是他与生俱来的朦胧,和诗人的天性。陈鹏举如果是棋手的话,那他将是个拥有上乘的大局观,一眼纵观天下的,擅长于宇宙流的选手。他绝不可能成为步步精确无误,子子成竹在胸的石佛。在他的注中,对整个时代的把握永远是那么的惊人而令人感动。盛唐、中唐、晚唐的全貌,和唐代诗人们的人生状况,在他的笔下都清楚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他对一首诗整体的把握也始终是他的注中最精彩的部分。可是一旦谈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是某一字时,我却发现他的观点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情况。甚至是很难让人认同他的看法。也许诗本就不该由旁人来解释的吧。所以只有在陈鹏举和唐代诗人一同诉说自己感受的时候,才是他写出了这本唐诗注中可以流传千秋的那几页文字的时候。陈鹏举被诸多心事所困。他怕把注写得太过平凡了。一首春眠不觉晓,他不愿平平地道出他的本意:一觉醒来,听闻鸟声,眼见花落。整个世界似只剩下了这鸟、这花。枝头的花,地上的花。自己呢,也是这花吗?他宁可道尽千言,写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除此,陈鹏举也不想被前人所写过的注所束缚,其实也是以另一种方式被束缚了。他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新鲜的看法和想法,而有时他可能在兴奋中迷失了自己,陈注唐诗三百首写出了一些不像自己的观点。这点迷失,却让世界更是多彩。但我却宁愿可以看到他真正的想法。陈鹏举注唐诗三百首,其实也不过是想在回忆中得到一点慰藉罢了。所以他在为古人的诗文写注之时,常常会走神。李白的夜思,使他想起了自己的乡思。所以他也就情不自禁地写起了自己的乡思。乡在哪里,乡就是回到原来的状态吗?他思念着他原来的状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念起了前世的往事。夜思其实就是一句话,李白把明月当成了故乡。通篇四句他都是望着明月,望着故乡。而陈鹏举却用整篇的文笔写出了自己的乡思,是不是他觉得只有在谪仙的面前,才能说出内心埋藏深处的思念呢?他是因为遇见了故时的老友,所以才不禁多言了几句吗?
(本文2007年6月11日曾发表于解放日报朝花副刊,发表时作者署笔名:史小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