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HK$
75.9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不仅是一本伦敦游记,更是一场五年旅居的伦敦生活散记。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曾言:若对伦敦厌倦了,就是对人生厌倦。韩良受到伦敦不可言喻的召唤,与夫婿全斌在此定居,过起人生中自在闲散的五年日子于住家附近的海德公园悠然散步,拿着杏仁干果勾引树上的松鼠溜下树;好奇探索伦敦的大街小巷,世界各地风格的杂货店、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贵族范儿的下午茶店
★伦敦内在的风华精髓,层层叠叠,丰富深邃,嵌藏在这城市迷宫般的褶皱内、纹理中。伦敦是韩良露灵魂的家,凭着对这座城市的挚爱,对街巷气息的谙熟,她带领读者深入曲折幽深的文化都市,体验伦敦精髓。
★韩良露夫婿朱全斌亲手绘制的精美插画,颇具英伦风味;绘本画家几米予以高度好评。
★舒国治作序推荐,蒋勋深情怀念。韩良露生活美学系列:《台北回味》《良露家之味》《文化寻味》《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露水京都》六本书全面推出。
|
內容簡介: |
伦敦是个坏习惯,但没人想戒断。《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记述了韩良露与夫婿朱全斌五年旅居伦敦的时光,在生命的转折点,这座城市给了韩良露灵魂的坐标伦敦旅居五年,韩良露时而像只幽静又神秘的猫,在屋子的一角啃读小说、诗歌及一些上溯埃及古文明、远达宇宙星辰的书;时而像一只好奇的狗,在大街小巷穿梭猎奇,在古董市场觅宝,在咖啡室、茶沙龙闻香,在博物馆刺激大脑,在书报摊探听消息伦敦这个高度成熟、世故的文明之都,永远提供先进、繁复、变化的风景给对世界好奇的旅人。
|
關於作者: |
韩良露,丰厚多元的生活家。祖籍江苏如皋,生在台湾,最爱美食和旅行。她一生快意,丰富又尽兴:少时闯荡文化江湖,从诗歌散文到影视剧本,接连斩获大奖,声名斐然;后与夫婿全斌旅居世界,一边游学一边写书,享受了近十年逍遥时光;2007年夏至成立南村落,举办上千场公益活动,融合节气美食与在地风情,分享慢食乐活的生活美学。良露的文字,写尽一代才女最精彩的人生细节,藏着代代传承的人间情味。曾著有《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狗日子猫时间:韩良露伦敦旅札》《露水京都》《良露家之味》《台北回味》《文化寻味》,曾荣获台湾图书金鼎奖、台北文学奖等。
|
目錄:
|
推荐序她的心,她的城蔡珠儿 001
代序狗性子,猫灵魂怀念英伦的良露朱全斌 009
自序安静的猫和好奇的狗在伦敦过日子 015
第一章伦敦落脚
租屋记- 002
搬新家- 006
街道的名字- 010
下午茶交谊时光- 013
安娜的圣诞大餐- 016
在伦敦买房子- 019
做个贝斯沃特居民- 023
第二章城市晃荡
诺丁山的故事- 030
在切尔西和肯辛顿村庄漫步- 037
要去公园散步吗?- 041
书痴的天堂- 050
购物者的乐园- 057
在伦敦看戏- 062
老电影院- 067
免费的公立博物馆- 070
野餐的日子- 077
徒步的主题之旅- 081
到庄园旅馆过夜- 087
搭乘运河船旅馆- 093
第三章文化观察
爱读报的伦敦人- 100
生活休止符一天七杯茶- 105
理想的酒馆- 109
庭园桃花源- 112
戴安娜神话- 116
皇室观光产业- 120
人类大家庭- 126
由阶级决定生活- 130
伦敦人的口音- 138
伦敦的外国人区- 142
同性恋者社交圈- 151
第四章玩乐伦敦
酒馆风情- 158
何处下午茶?- 167
咖啡屋风景- 171
英国菜巡礼- 176
伦敦的便宜吃- 183
形形色色的异国餐馆- 188
世界美食杂货店- 194
第五章我的母城
独特家常的英伦食物风味- 206
农夫午餐和炸鱼炸薯条- 208
伦敦四季- 210
双城记─伦敦VS 台北- 226
附录伦敦店家信息- 231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她的心,她的城蔡珠儿
一
伦敦洸洋玮丽,曲折幽深,特色实在太多,诸般可喜可愕、可圈可点,乃至可恼可怪之事,殊胜奇异,数不清看不尽说不完。街头随意望去,就有一大把活地标朱砂红的电话亭,双层的路霸红巴士(Routemaster),还有黑亮精悍、灵巧如甲虫的出租车(Black Cab),都是伦敦的吉祥物,除了美观有趣,其身世也都大有来头。
就说这小黑吧,伦敦是世界上最早有出租车的城市之一,17 世纪伊始,伦敦就有出租马车(hackney carriage),一路进化到现代的黑甲虫。400 多年来,伦敦已形成一套完备制度,对出租车的款式、安全和行李空间都有详细规定,其中最严格的,是对司机的考核。
想考到小黑的司机牌照,当上伦敦的运将(cabbie),必须通过伦敦知识(the Knowledge of London)。这套简称知识的考核系统,举世独有,恶名昭彰,其艰困刁钻令人闻风丧胆,难度之高,不下于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
伦敦不像纽约和巴黎,市区道路如棋盘、如蛛网,大体有规律可循;伦敦像罗马和那波利,道路纠结错综,毫无章法,有如猫儿玩过的毛线团,细窄又缠乱,满布单行道、死胡同、大小圆环和交会口,歧路亡羊,陷阱四伏。以前又没有卫星导航,我刚在伦敦开车时,迷路迷到晕,行不得也哥哥,吃过不少苦头。
私家车可以迷路,但出租车可不行,一定要识途,在迷津中找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快路线,这就是知识的考核宗旨。可是天知道,伦敦到底有多少点、多少街路和巷弄啊!
二
每次搭小黑,我总要问司机:你花了几年?
威斯敏斯特区的查令十字街口,有座查理一世的骑马铜像,这是伦敦的中心点。以这铜像为圆心,画出半径9.6 公里的圆圈,圈里就是伦敦的市区范围,其间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共有320 组路线、25000 条街道。
知识的课本是一册蓝书(The Blue Book),书里就是这320组路线、25000 条街道。参加考核的知识男知识女,要每天骑着绵羊车(踏板摩托车),用挡风板夹着地图,于伦敦街头巷尾穿梭,一段段来回巡视,一区区彳亍勘测,边开边看边念,地毯式包抄巡查,死记路名路线,把这本蓝书背到滚瓜烂熟。
但蓝书只是热身打底,好戏还在后面,神经要继续绷紧。知识不是一两次考试,而是艰辛的长期战争,时间长达数年,分成三个阶段,初期两个月考一次,后期三个星期考一次,加起来要考二三十次。除了第一次为笔试,其他都是口试,称为出场(appearance)考生要衣装笔挺,正襟危坐,在一个小房间里接受盘问。第一次出场的考题通常是这个:从庄园屋地铁站到吉本森广场,怎么走?
呃,从地铁站左边的绿巷出发,左转布莱克斯托克路,前行开到海布瑞公园,嗯嗯再右转圣保罗路,然后顺着海布瑞角,右转到伊斯灵顿公园街,唔啊然后呢,在圆环第二个出口开进樱桃丘(开到吉本森广场,至少还要300 字。)
考问路名和路线,只是最基本的,接下来峰回路转,一次比一次难。为什么叫知识?因为考官什么都问。伦敦的任何机构、任何地点公园、医院、酒馆、戏院、餐厅、教堂、监狱、墓园、码头、办公室、领事馆、体育场、政府部门,乃至某一座雕像、某一个皇家学会,只要考官问到,考生就得了然于胸,立即答出在哪里、什么路、怎么走。
知识男女过五关斩六将,历尽煎熬考到执照,平均要花三年工夫。我问过的小黑司机里只有三个人在两年内考到,其他人考几年的都有,有一个最惨,花了九年才考上。
知识的淘汰率高达70%,被刷下的人不计其数。我在伦敦考驾照时的教练阿当,正是其中一个败将,他考到第十五次,压力大到胃溃疡出血,撑不住,决定退出。每次聊到知识,阿当都旧情难忘,爱恨交加,许多考场秘诀就是他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