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HK$
75.9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HK$
74.8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HK$
130.9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HK$
184.8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HK$
68.2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九章,其中包括流体流动与输送、非均相物系分离与设备、传热与换热器、气体的吸收、液体的蒸馏、干燥、现代分离技术、化学反应器和典型化工生产工艺,每章均附有适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及复习思考题。书中针对非化工工艺专业的特点,安排一些实际范例分析,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有配套的电子教案,可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免费下载。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的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化工分析、环境保护、化工管理、轻工、制药等及其相近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化工企业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参考。
|
關於作者: |
王伟武,原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在校期间一直从事化工原理、化工基础课堂教学、实验室建设、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直到退休为止。
|
目錄:
|
绪论001
一、化学工业与化工过程001
二、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001
三、化工过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002
复习思考题003
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004
第一节概述004
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005
一、流体的密度005
二、作用在流体上的力006
三、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008
四、流量和流速009
第三节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守恒原理011
一、定态流动的物料衡算011
二、定态流动的能量衡算012
第四节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021
一、流体的两种流动形态021
二、流体在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024
三、减小流动阻力的途径030
第五节流体输送机械031
一、液体输送机械031
二、气体输送与压缩机械035
复习思考题038
习题038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040
第二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与设备041
第一节概述041
一、非均相物系分离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041
二、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042
第二节气-固分离042
一、降尘室042
二、旋风分离器044
三、其他常见的气-固分离法045
第三节液-固分离047
一、沉降槽047
二、过滤048
三、离心分离051
复习思考题055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055
第三章传热与换热器056
第一节概述056
一、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056
二、工业生产中的换热方法057
三、定态传热与非定态传热058
四、传热速率与热通量058
第二节传热方式058
一、热传导058
二、对流给热063
三、 辐射传热072
第三节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分析和计算077
一、传热速率方程077
二、换热器的热负荷078
三、传热系数080
四、平均温度差082
五、传热过程的强化085
第四节间壁式换热器086
一、间壁式换热器分类086
二、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086
复习思考题093
习题093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094
第四章气体的吸收095
第一节概述095
一、吸收操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095
二、吸收操作分类096
三、吸收剂的选择096
四、吸收操作相组成表示法096
第二节气液相平衡097
一、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097
二、亨利定律098
三、物质传递的方向与过程推动力102
第三节吸收机理与传质速率103
一、物质传递的两种基本方式103
二、对流传质104
第四节吸收过程计算107
一、吸收过程的物料衡算和吸收剂用量的确定107
二、低浓度气体定态吸收过程的填料层高度计算111
第五节填料塔116
一、 填料塔与填料116
二、填料塔的附件118
复习思考题121
习题122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122
第五章液体的蒸馏124
第一节概述124
一、蒸馏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124
二、蒸馏操作的分类125
第二节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125
一、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125
二、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129
第三节蒸馏方式131
一、平衡蒸馏131
二、简单蒸馏132
三、精馏132
第四节双组分连续精馏计算134
一、全塔物料衡算134
二、精馏操作线方程134
三、精馏塔的塔板数确定137
四、回流比的确定140
第五节板式塔142
一、板式塔的结构和类型142
二、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特性与操作性能145
三、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148
复习思考题148
习题149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149
第六章干燥150
第一节概述150
一、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150
二、干燥过程的分类150
第二节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151
一、湿空气的性质151
二、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154
第三节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57
一、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157
二、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与热效率159
第四节干燥速率160
一、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160
二、恒定干燥条件的干燥速率161
第五节工业上常见的干燥器162
一、厢式干燥器162
二、气流干燥器162
三、沸腾床干燥器163
四、喷雾干燥器164
五、转筒干燥器164
复习思考题165
习题165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166
第七章现代分离技术167
第一节吸附技术167
一、吸附技术的工业应用与吸附剂167
二、吸附原理170
三、吸附操作过程与常用设备172
四、吸附过程的强化与展望175
第二节膜分离技术176
一、概述176
二、膜分离设备179
三、各类膜过程182
四、膜分离过程的技术强化193
复习思考题194
本章主要符号说明194
第八章化学反应器195
第一节概述195
一、化学反应器的分类195
二、对反应器的要求196
第二节典型化学反应器196
一、釜式反应器196
二、管式反应器198
三、固定床反应器199
四、流化床反应器200
复习思考题204
第九章典型化工生产工艺205
第一节合成氨工业205
一、概述205
二、合成氨生产工艺206
第二节石油化工220
一、概述220
二、石油炼制221
三、石油烃的裂解与分离226
第三节精细化工231
一、精细化工的概念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分类231
二、精细化工生产工艺举例234
三、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238
复习思考题240
习题答案241
附录243
1. 单位换算表243
2.水的物理性质244
3.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244
4. 干空气的物理性质(p=101.3kPa)245
5. 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汽表(按温度排列)246
6.有机液体相对密度液体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共线图248
7.液体黏度共线图249
8. 液体比热容共线图251
9. 液体蒸发潜热汽化热共线图253
10. 气体黏度共线图(常压下)254
11. 101.3kPa压强下气体的比热容共线图255
12. 某些液体的热导率[W(mK)]256
13. 常用气体的热导率图257
14. 常见固体的热导率257
15. 某些双组分混合物在101.3kPa压力下的气液平衡数据258
16. 某些气体在溶于水中的亨利系数259
17. 管子规格260
18. 几种常用填料的特性数据(摘录)261
参考文献262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自出版到现在已有十余年,得到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同行、读者的支持和鼓励,编者在这里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次再版修订,是综合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欠缺,应同行的一些要求,以及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对一些章节内容进行充实、更新,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力求满足目前高职高专类院校非化工工艺专业的教学需求,在增加的内容中仍然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必需、够用、实用的特色,强调实际应用技能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本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① 改正上一版中正文、附录中少量的文字和符号错误。
② 修改和增加了部分思考题和习题,使之更接近于实际应用。
③ 对第三章传热进行修改并充实了部分内容。
④ 增加第七章现代分离技术。
由于本书可作为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化工分析、环境保护、化工管理、轻工、制药等及其相近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应用面较广,考虑到各种专业的侧重点不同,其中一些内容可根据教学需求以及学时数进行选讲。
本书的内容已制作成用于多媒体教学的PPT课件,并将免费提供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院校使用。如有需要,请发电子邮件至cipedu@163.com获取,或登录www.cipedu.com.cn免费下载。
本书由王伟武、王亮主编,秦建华主审。参加编写的人员有: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王伟武(绪论、流体流动与输送、化学反应器)、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蒋丽芬(非均相物系分离与设备、气体的吸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为民(液体的蒸馏、干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忠娟(典型化工生产工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王亮(传热与换热器、现代分离技术)。
此次修订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但由于编者业务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希望专家、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3月
第一版前言
在化工生产中,除专业技术人员外,凡是与化工生产有关的非化工工艺工作人员,对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操作设备以及操作过程,都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本书就是按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为高职高专类院校非化工工艺专业编写的技术基础课教材。它可作为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化工分析、环境保护、化工管理、轻工、制药及其相近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应用性、针对性、岗位性以及专业性的特点,本书所编写的内容体现了必需、够用、实用的高职高专特色,避开烦琐的公式推导,增加实用的范例分析。尽量简化但保留够用的成熟基础理论,努力反映学科的现代特点,强调实际应用技能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文字上力求简练,通俗易懂,尽量符合非化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和需要。全书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分析讨论,注意培养和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能力。
本书共分8章,全部内容讲课时数约为100学时。考虑到各种专业的需要以及学时安排的不同,其中加有*号的章节可作为不同专业的选讲内容。
本书由王伟武主编,秦建华主审。参加编写的人员有王伟武(绪论,第一、三、七章)、蒋丽芬(第二、四章)、曹为民(第五、六章)、徐忠娟(第八章)。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编者所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相关教研室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教材内容与工程实际联系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但由于编者业务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欠妥之处,希望各位专家、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编者
2004年7月
第二版前言
本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受到了许多读者和同行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错误,并对本书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综合读者和同行的建议以及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本书在修订过程中,除了针对非化工工艺专业的教学特点,保留第一版的文字简炼、通俗易懂,内容侧重于实际应用分析,注意培养和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能力等特色以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变动:
(1)每一章增加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2)增加了习题解答,有利于教师辅导和学生自学使用。
(3)纠正了原来课文和附图中的错误,改写了部分章节内容。
(4)修改了部分思考题和习题,使之更接近于生产实际。
(5)本书内容已制作成用于多媒体教学的PPT课件,并将免费提供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院校使用。如有需要,请发电子邮件至cipedu@163.com获取。
感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蒋丽芬、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忠娟、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为民三位参编老师在修订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同事在修订工作中给予的帮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考虑不周之处盼读者多提建议。
编者
2010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