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97.9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HK$
63.8
|
內容簡介: |
《测量技术(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为适应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测量技术课程教一学一做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编写的,采用项目导向十任务驱动编写体系,注重教中学与学中做的有机衔接,适合采用项目化教学。全书共分为九个项目,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地面点位的测定、地形图及其应用、手持GPS测绘地形图、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和课程综合实训等。
《测量技术(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可供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及矿业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也可供地勘及测绘部门的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课程导入
一、测量学的任务及分类
二、测量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三、课程学习目标、内容及要求
四、课程教学安排建议
项目一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任务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任务1-2 地面点位的确定
一、地面点位的表示
二、地面点的坐标
三、地面点的高程
四、我国常用的坐标系统
任务1-3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一、对距离的影响
二、对高程的影响
任务1-4 直线定向
一、标准方向
二、方位角
三、象限角
四、罗盘仪的使用
五、技能训练罗盘仪的使用
任务1-5 测量工作概述
一、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测量工作的原则与程序
三、控制测量
四、地形图测绘
五、工程测量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项目二 地面点位的测定
任务2-1 测量误差与衡量精度的指标
一、测量误差
二、衡量精度的标准
任务2-2 点位坐标测算的基本方法
一、平面坐标的测算
二、高程测量
三、卫星定位测量
任务2-3 角度测量
一、角度测量原理
二、认识全站仪
三、全站仪测量角度
四、测回法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
五、技能训练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和角度测量
任务2-4 距离测量
一、光电测距原理
二、全站仪精密测距
三、技能训练全站仪测距
任务2-5 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
一、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
二、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三、技能训练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
任务2-6 卫星定位测量
一、卫星定位技术概述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简介
三、手持GPS定位仪的使用
四、技能训练手持GPS定位仪采集地面点的坐标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项目三 地形图及其应用
项目四 手持GPS测绘地形图
项目五 工程控制测量
项目六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项目七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
项目八 矿山测量
项目九 课程综合实训
|
內容試閱:
|
为了更好地配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勘查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开展工学结合教学资源的开发,为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教材支持,提高资源勘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地质出版社组织对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进行全面的修编。本书是其中之一。
测量技术是资源勘查类、地质工程技术类、矿业工程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本教材初版于2007年,2009年进行过一次较大的修订。本次修编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编的《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重在课程体系创新和内容优化,突出资源勘查技术技能人才测量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以满足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测量技术课程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需要;具有高职教材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具体有以下特点:
(1)教学内容的选择紧贴生产实际,淘汰了传统测量技术内容,充实和加强了现代测量技术内容,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技术等,充分体现了先进性、实用性和高效性。
(2)采用项目导向十任务驱动课程体系: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实际工作项目为导向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形成教学项目,全书共分九个教学项目,每一教学项目自成体系,便于各专业选用;将每个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即教学任务)。
(3)根据教一学一做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本,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编排教学内容,设计基本技能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项目,强化了整体工作过程,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使教中学,学中做相互衔接,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融合。
(4)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材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文献,引用了部分教材的内容;江西省地矿测绘院李国平教授级高工、江西核工业地质局李金泉教授级高工认真审阅了教材编写大纲和教材初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由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陈传胜、彭志良任主编,张鲜化(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李和忠(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吴立军(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任副主编。参编人员及分工如下:陈传胜和明东权(项目一)、陈传胜和彭志良(项目二)、张鲜化(项目三)、陈传胜和杨爱萍(项目四)、吴立军和左美蓉(项目五)、彭志良和刘小春(项目六)、李和忠和唐冬梅(项目七)、许锡文和袁江红(项目八)、陈传胜和雷裕祯(项目九)。各编者初稿完成后,由陈传胜对本书进行统一修改、补充,并定稿。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在使用中有何建议和意见烦请随时与我们联系(E-mail:jxyyccs@126.com),以便在修订教材时修正和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