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神分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职业
》
售價:HK$
74.8

《
虚拟货币及其犯罪治理实务
》
售價:HK$
63.8

《
辽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全2册)新版
》
售價:HK$
107.8

《
产业社群:超级群体引领新经济浪潮
》
售價:HK$
68.2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HK$
119.9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入门,读高阳的历史小说登堂,领教唐鲁孙的美食、掌故文章入室。由此三家,建立对传统文化的饱满兴趣。
小 宝
² 唐鲁孙被誉为中华谈吃圣手,在饮食文化界享有至高地位,舌尖上的中国掌舵陈晓卿鼎力推荐。
² 唐鲁孙不仅谈饮食,更对晚清民国掌故拈之即来,落笔生花,是电影导演王家卫推崇的民国奇人。
² 侠有金庸,史有高阳,吃有鲁孙沪上名士小宝认为唐鲁孙与金庸、高阳可并称为了解传统文化的三位引路人。
² 全新精装口袋本,绝佳阅读体验,兼具收藏价值。
|
內容簡介: |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民国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本书为唐鲁孙作品集的第五册。
|
關於作者: |
唐鲁孙,本名葆森,字鲁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为满族镶红旗后裔,他的曾叔祖父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并选入宫侍奉光绪,为珍妃、瑾妃。唐鲁孙是珍、瑾二妃的侄孙,他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向瑾太妃叩拜春节,被封为一品官职。唐鲁孙先后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北京财政商业专门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后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大江南北,先后客居武汉、上海、泰州、扬州等地。1973年,唐鲁孙退休后专事写作,1985年病逝于台湾。唐鲁孙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有民俗学家之名。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被誉为中华谈吃圣手。
|
目錄:
|
天寒数九话皮衣........................ 一
可抓住了小辫子........................ 一九
汤婆子的种种.......................... 二二
肥得籽儿、刨花、皂荚.................. 二七
看了两出过瘾的戏...................... 三二
北平精巧的绒花手艺.................... 三五
杆儿上的.............................. 四〇
迎春话水仙............................ 四六
清代宫廷童玩.......................... 五二
北平年俗:白云观顺星.................. 五六
吉 羊................................. 六〇
昔日最高学府国子监.................... 六六
中元普度话盂兰........................ 七二
从杜夫人义演谈谈《朱砂痣》............ 七八
潭 柘................................. 八二
清宫过端阳............................ 八八
皇史宬石室金匮........................ 九六
清皇陵被盗述闻........................ 一〇一
慈禧宠监李莲英........................ 一一七
海甸之忆.............................. 一二六
北洋时代上早衙门...................... 一三五
北平天桥八大怪........................ 一四二
离不开醒木、扇子、手帕的评书.......... 一五〇
三百年的老中药铺:西鹤年堂、同仁堂.... 一六四
台南民俗展婚礼服饰谈.................. 一七九
猴年来了.............................. 一八二
姑且妄言狐仙事........................ 一九九
冬雪琐忆.............................. 二〇五
敬悼京剧评人丁秉鐩.................... 二一三
也谈痰盂.............................. 二一六
年画琐忆.............................. 二二一
清宫年事逸闻.......................... 二二八
我看《乾隆皇与三姑娘》................ 二四一
想起了长杆旱烟袋...................... 二四五
我的床头书............................ 二四八
闲话轿子.............................. 二五一
中国瑰宝:万里长城.................... 二六〇
水烟袋................................ 二六五
春明燕九话白云........................ 二七五
故都梨园三大名妈...................... 二八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