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HK$
57.2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HK$
86.9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HK$
97.9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HK$
4378.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HK$
52.8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HK$
96.8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HK$
69.3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HK$
151.8
|
編輯推薦: |
法租界在近代上海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少精通法语的专业人才,法租界史的研究在许多场合是缺席的。本书对推动上海法租界研究和中法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
內容簡介: |
2016年6月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协办的法租界与上海城市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本论文集就是此次会议的学术结晶。本书收录了大量关于法租界与上海的*研究,涉及军警与司法、居民与市政、法租界文化等方面。难能可贵的是,许多研究者具有法国留学经验,能熟练运用法语,查阅法语原始档案,是有潜力的学术力量,他们正担当起法租界史、中法关系史研究的主力。
|
關於作者: |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人物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等。研究方向有社会史、上海城市史、抗战与中日关系等。
蒋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东方青年学者,从事上海史、法租界史、中法关系史的研究。
|
目錄:
|
目录
着力推进上海法租界史的研究(代序)苏智良
游走在敌友之间法国首任驻中国海域舰队司令卜罗德来华事略江天岳
战斗中的帝国: 太平天国时期上海租界的防御(18531862) 徐翀
法国驻沪领事爱棠牟振宇 陆源
商人武装与法租界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保卫团为中心的考察白华山
上海租界法制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会审公廨研究为例 侯庆斌
上海法租界越南巡捕研究 朱晓明
自由法国运动在上海(19401942)蒋杰
从中法关于前法租界未还公产的交涉看上海当局的维权困境(19461948) 高嘉懿
1940年上海法租界电车、公共汽车工人罢工再探究邵雍
宋氏家族与法租界: 关于若干史迹的考证 段炼
介述国史馆藏有关上海法租界的档案 吴淑凤
打造摩登城市与中国的国际化中华国际工程学会在上海(19011941) 吴翎君
公共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 近代上海的咖啡馆 江文君
|
內容試閱:
|
着力推进上海法租界史的研究
苏智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史的研究成为世界城市史研究中的一朵奇葩,各种文字的上海史书籍层出不穷,突飞猛进。然而,在日益喧哗的上海史研究中,法租界史的研究,却是一块比较显著的短板。
其实,法租界在近代上海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首先,上海法租界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区,许多重大事件发生于此。如革命者利用法租界管理的缝隙而进行活动,这里堪称是革命者的集中地。孙中山长期在此居住,反清、反袁,改组国民党,规划新中国。对法兰西文明情有独钟的陈独秀也流连于此,他将早期的共产党人聚拢于霞飞路、环龙路之间,并促成中国共产党在法租界的诞生。法租界的西区栖居着大批政治人物,其中包括蒋介石、孔祥熙和宋子文等。而利用法兰西人浪漫而松散管理的黑道人物,也纠集在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一带,谱写着诡异而残忍的秘史。其次,法租界有着独有的管理模式、文化特征以及外观独特的街区,它与公共租界一道,构成了上海租界的完整的城市面孔。再次,法租界的出现,不仅是法国人,也包括居住其间的众多俄国人、犹太人等,使得上海在吸收外来文明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向,这种文化多元使上海具备了有别于香港这个单一的英国殖民地的文化密码。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少精通法语的专业人才,法租界史的研究在许多场合是缺席的。有鉴于此,本人希望通过组织系列会议,及与法国学界、外交界的合作,来推进法租界和中法文化的研究。
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可以说是很多的,例如法租界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坐标、地位与影响。1849年法租界在洋泾浜与护城河之间建立,它与北面的英租界、美租界一道,成为新兴的城区,到19世纪50年代已雏形初露,从而出现了北市与南市(指上海县城)并存的局面,并促进了上海城市中心的第一次转移: 由老城厢转移到租界地区。法租界扩展的走向,与近代上海城市向西发展同向,或者说,主要是租界的西扩,客观上形成了上海近代城市由东而西的走向。法租界的城市规划独树一帜,营造出近代中国城市中最完整、最优雅的高档住宅区。我曾亲耳听到一些城市规划大师言,一生跑遍世界,感觉最雅致的街区还是上海法租界;在今天中国城市高速建设的时代,我们能从法租界的成长中悟出多少真谛。依托法租界的土山湾地区,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还有,承载徐光启创新求变精神的徐家汇街区,对于海派城市精神的涵养具有独特的价值。
居住在法租界的各界名人,更是出演了众多改变历史的时代剧。毛泽东短期暂居太仓路;周恩来则长期潜伏法租界,参与中央决策,掌控中央特科。叱咤风云的天才间谍左尔格,曾在霞飞路、福开森路留下足迹。法国人饶家驹建立一批国际难民收容所和南市难民区,使得上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救助难民最出色的城市。刘海粟开风气之先,在顺昌路创建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不仅承接土山湾西画传播基地的功能,成为中国西洋画人才的培育基地,而且也是反封建、致力社会改造的堡垒。金九等朝鲜志士的九死一生,炮制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法统。商业领域,从公馆马路到霞飞路,这里曾是亚洲新潮、时尚的发源地。诸如此类,有太多的课题可以深入探究。
可喜的是,像蒋杰博士这样的在法国留学、能熟练运用法语的青年才俊有志于此,他们聚拢起来形成了一支很有潜力的学术力量,正担当起法租界史、中法关系史研究的主力。2016年6月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协办的法租界与上海城市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本论文集就是此次会议的学术结晶。我期待,下一步能将中国各地的法租界连接起来研究,甚至将越南这个法国殖民地、日本的法国因素等,连带一起研究,更全面地、客观地呈现历史多彩而壮丽的画卷。
(作者为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