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HK$
41.8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HK$
74.8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HK$
63.8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诗干净,人也干净,她是在自觉地坚守文学的人学本质。为文学,也为灵魂,她真是做到了。寄寓于其间的普世价值的质感启悟,业已不仅止属于她个人。好多年以来,文学艺术的审美理想频遭地震、雪灾侵凌,伟大、崇高、真诚、干净之类*该有的传承逐渐沦为稀缺。面对着这股颓风,傅天琳和她的《柠檬叶子》坚守住了一方干净的天地,势必显得异常珍贵。
|
內容簡介: |
该诗歌集写作时间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至2017年8月止。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果园,母亲与孩子,随想与感悟,行吟。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傅天琳在诗坛就一直占有独特的地位。她的许多作品,无论题材、意象还是精神气质,都与她曾经劳动过十九年的果园保持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她的诗中,苦难意识很明显地暗含其中,但她却将苦难的影响淡化,流露出独立而坚韧的承担,柔弱但不可侵犯的坚强。傅天琳一直很低调,而且创造了独特的面对苦难。书写苦难的艺术方式。这种方式造就了傅天琳眼光向下、感觉向内、精神向上的人生态度,也造就了她的诗历苦难而获升华、历地狱而达天堂的独特境界。
|
關於作者: |
傅天琳,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出版诗集、散文集、儿童小说集20部。其中:《汗水》1981年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苹果园之歌》1981年获《星星》优秀诗歌奖,《绿色的音符》1983年获全国首届优秀诗集奖,1986年获《星星》诗刊读者最喜欢的十位诗人,《傅天琳诗选》2003年获全国第二届女性文学奖,《六片落叶》2006年获《人民文学》优秀诗歌奖, 2008年获《诗刊》十位优秀诗人,《柠檬叶子》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斑斑加油》2013年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爱情天梯》2015年获第四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已由日本、韩国翻译出版诗集《生命与微笑》、《五千年的爱》。
|
目錄:
|
寄书
飘在空中的落叶
柠檬黄了
老姐妹的手
断了
林中
一滴水
悼念一棵树
果园姐妹(节选)
果园诗人
挂在树上
海之诗
让我们回到三岁吧
梦话
母爱
八月的钟声
背带
夏夏的生日
夏夏的眼睛
夏夏的头发
夏夏的花
母亲的手
半枝莲
母亲坟前
梦中重逢
给母亲过生日
87岁的四姑这样说
团圆饭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百岁母亲
花甲女生
一封信
唤醒你的羞涩
出书
在出租车上
墓碑
毛笔信
黛湖
船
气息
初稿
生命寒流
选择
人和寓言
在北方过第一个冬天
在机场
我忘了
听酒讲诗
诗人
一年中最冷的一天
我是您的诗人
悼抒雁
月亮上站满诗人
灰色的水
大峡谷
小火焰
一棵树
戈壁乌鸦
慕士塔格峰
沙漠
胡扬
和田的无花果树
牧歌
往库姆塔格沙漠走去
告别酒泉
疏勒河
下一站
红柳曲
北方
风至八级
缤纷菏泽
老人与花冠
青海湖
青海的草
鹳雀楼
不能没有树
华山
临潼
宿松的雨
小孤山
巴楚之间
与泪相逢
波涛中的叶子
台北电话
墨西哥湾
拉斯维加斯如是说
飓风
赌徒
德克萨斯州
雨
约书亚树
科罗拉多大峡谷
红草莓
柏林西
胡苏姆
圣母像前
在维也纳感受音乐
我为什么不哭
我的孩子
黎明
声音
北川诗人
窦团山问
故乡
箜篌城
到了中牟
船上
赵佗
去奉节
一个脐橙
千仞之上
水声
十二月的枯葵
城口彩叶
林场场长
一碗蜂蜜
新泉不在
仙女山
在小南海你看见了什么
幸福
雨中看牡丹
山中
那时:三不管岛
你闯入花的阵营
浩荡
爱情天梯
二过廊桥
敬畏
跟着水走,多么好
|
內容試閱:
|
世界上有很多山,最爱缙云山。
就是那个叫缙云山农场的果园,在物质和精神同样贫瘠的年代,用她仅有的不多的粮食和最干净的雨水喂养了我。一个刚满15岁没读过多少书的青年,在山野获得了最初的诗歌启迪。
漫山桃红李白,而我一往情深地偏爱柠檬。它永远痛苦的内心是我生命的本质,却在秋日反射出橙色的甜蜜回光。那味道、那气息、那宁静的生长姿态,是我的诗。
做人做诗,都从来没有挺拔过,从来没有折断过。我有我自已的方式,永远的果树方式。果树在它的生活中会有数不清的电打雷劈,它的反抗不是掷还闪电,而是绝不屈服地,把一切遭遇化为果实。
什么是诗,这是许多年来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一听就头闷,就像被问到什么是人一样。我作为一个仅仅沉醉于表达和倾吐的诗人,忽略了对诗歌理论的学习,似乎怎么说都说不好。唯一的也是切身的感悟只有一点:诗歌就是命运。写诗就是写阅历,写人生。有时我甚至觉得,从写第一首诗开始,我就不自觉的在写自传了,喜欢我的读者如果能从头读到尾,就略等于读到了一个人。
一首诗的完成,必须有生命的参与,用眼泪和血液来写,让读者读到你的脉动和心跳。我曾读过的很多很好的诗歌,感觉它们一个字一个字,都是肉做成的。
诗歌来自于生活(这句话或许可以用绕口的方式说得更文化一点),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怀疑的。也是传统老话题。而我还是要说,让生活在诗歌中恢复它们本来的诗意,这是吸引了我一生的无比美妙的创造性劳动。我很庆幸从少年到青年到老年,都深深地沉浸于其中。
几十年来我所写的诗歌,虽然有长有短,有轻有重,有好有孬,但都与我的生活、我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有了这个前提,我对自已的要求其实不高:媚俗的不写,心没痛过眼睛没湿过(哪怕一丝丝一点点)的不写;做不了大诗人,就做小诗人,具体到就做我那一个果园的诗人;这辈子才气实在有限,可以原谅自已愚笨、肤浅、眼界不辽阔、气势不磅礴,但是,绝对不可以装,不可以假。平生最鄙视做作、虚假。在一首好诗所应具备的若干因素中,我首先崇尚一个字:真!
同所有文学形式一样,语言是极其重要的。诗的语言,是要向读者传递新的经验,新颖、准确、生动,像水一样清澈,像山野的风活色生香,像岩石一样坚硬,有重量、有定力,牢牢站在地上。基于这种认识,我对于诗歌语言一直以来,只有虔诚只有敬畏。自己做得不好,还常常表现出眼高手低,既固执又挑剔。不喜欢过份晦涩,无边际的天马行空;不喜欢装神弄鬼的、雨过地皮湿的、表面华丽的、油腻腻的、面目模糊似曾相识的种种。
一段时间,一种方式如果写得太顺手了,如果有点小感觉东拼西凑就凑得像一首诗了,这是诗人最需要警惕的时刻。不要上了自己所谓才华横溢的当,才华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它太能掩盖你内在的空洞无物了。我以为写诗同样需要本分。诗人不是熟练技术工,不能踩着滑溜溜的语言,无阻力行走。诗歌的品质与高远境界才是我们超越字词的最终追求。
貌似写了很多诗,就是没有写过序甚至怕写序。已出版的20余种图书,皆既无序言又无后记,常被诗友笑称为裸书。
诗集《最好的风景 最痛的山水》,写作时间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至2017年10月止。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果园,母亲与孩子,随想与感悟,行吟。但我并没有按写作年代以编年史的办法编选,也没有按内容分为四辑。我担心读者在同一年代或同一题材中逗留太久,会造成阅读的审美疲劳。我选择了在刊物发表作品的方式,一组一组的,穿来插去的,有反差、有互补、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这种编法以前没有做过,试一试。读者也许能从看似杂乱中触摸到一条起伏波动的逻辑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