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HK$
69.3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HK$
86.9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HK$
151.8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HK$
86.9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HK$
57.2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过于关注大学排名,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具有很大的风险。 作为国内知名的教育智库,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一直关注高等教育发展。意识到大学排行榜对国内大学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大学排行榜本身进行深入的专门研究。本书揭示大学排名在学术上的局限性和非理性,提示大学排名已经和可能带来的更大的风险,以正视听,避免把大学排名作为评价学校水平的标杆,把追求提升大学排名名次作为办学的目标,而忘记初心、偏离办学的正确方向。
|
關於作者: |
袁振国: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教育战略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曾任教育部师范司、社科司副司长,中国教育科院学研究院院长等职。重要著作论文有:《教育改革论》《教育政策学》《当代教育学》《教育新理念》《教育强国离我们有多远》《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等。新近出版的《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纪念教育改革开放40周年》10卷本大型丛书影响远播,获得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目錄:
|
第一章大学排名导向不可取1
第一节大学排名有成为大学指挥棒的危险3
第二节大学排名的偏向13
第三节培养人才是大学第一的和基本的使命28
第二章大学排名学校不可比35
第一节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数据不可比37
第二节教育体制不同导致大学之间数据的不可比46
第三节文化及地缘差异导致大学之间数据的不可比47
第三章大学排名标准不一致50
第一节标准不同排行结果不同51
第二节标准和指标缺乏内在逻辑性60
第四章大学排名指标不匹配64
第一节排名不等于质量65
第二节指标与质量脱节77
第三节指标分数之和不能反映整体质量82
第五章大学排名数据不可靠87
第一节数据获得的主观性、随意性89
第二节数据的不完整性92
第三节数据的不一致性95
第四节数据的重复性96
第五节数据的误差100
第六章大学排名方法不科学102
第一节数据采集不科学104
第二节数据分析过程不科学108
第三节数据合成方式不科学110
第七章大学排名的偏见113
第一节语言偏见114
第二节刊物偏见119
第三节地区偏见124
第四节学科偏见129
第五节大学类型和经费的偏见132
第六节成果认定的偏见134
第八章大学排名助长非理性办学138
第一节助长大学急功近利140
第二节助长忽视学生和教学的倾向152
第三节助长淡化办学特色157
第四节助长大学盲目扩张162
第五节助长不道德竞争165
第六节助长西方文化中心179
第九章借鉴尚可,跟风者戒187
第一节建立正确的评价观和标准体系189
第二节发布者要科学不要功利198
第三节社会要了解不同排名的特点与局限,为我所用205
第四节高校可以参阅但不能作为指挥棒207
第五节政府可以参考但不要在乎212
参考文献217
附录237
|
內容試閱:
|
前言
作为一种对大学发展状况的观察,将大学排名的研究和对外发布提供给大学的主办者、举办者、接受者参考,本无可厚非,尽管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种大学排名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并且是致命的缺陷,仍然可以有它的借鉴意义:对家长、学生来说,可以增加对拟选择学校的认识;对学校来说,可以反思自己的办学思路,分析自己学校的长短优劣;对政府来说,可以增加对投资效益和国际影响的认知。但遗憾的是,由于研究和发布者的大事渲染,不明媒体的跟风炒作,大学领导的过度关注,以及一些政府官员的不当推动,大学排名之风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谓越衍越烈,完全超出了它所能够承担的功能,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后果。
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说:大学排名像是悬在中国大学校长头上的一把剑,很多校长为了得到体面的排名,不得不按照排名的各项指标进行学校建设,导致很多大学没有了特色。
斯坦福大学校长加斯帕(Gerhard Gasper)于1996年给《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信中说,作为一个排名领先大学的校长,我想我有资格对你说,这个排名的许多部分,尤其是它华而不实的形式和虚假的精确度,完全起了误导的作用。次年,该校便决定,对这种排名只提交大学评价的客观资料,不参与主观性的声誉表决。
目前世界上关于大学排名并发布报告的有50多种,有世界大学排名机构十多个。在这些排名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简称U.S.News)、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简称THE)、英国职业与教育研究公司(简称QS)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等四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影响最大。本报告便以对这四个排名的考察分析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这些大学排名的分析,揭示了它们共同存在的七个明显缺陷:导向不可取、学校不可比、标准不一致、指标不匹配、数据不可靠、方法不科学和明显的文化偏见。由于这些严重缺陷,过于关注大学排名,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具有很大的风险,并明显产生了这样一些后果:急功近利办学、忽视学生利益、淡化特色办学、大学盲目扩张、助长非道德竞争、助长西方中心论。
作为国内知名的教育智库,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一直关注高等教育发展。正是由于意识到大学排行榜对国内大学越来越大的影响,今年3月份论坛学术委员会即提出,要对大学排行榜本身进行深入的专门研究。受学术委员会委托,我牵头邀请多位专家成立课题组。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工作,我们终于完成了此报告。我们希望借此揭示大学排名在学术上的局限性和非理性,提示大学排名已经和可能带来的更大的风险,以正视听,避免把大学排名作为评价学校水平的标杆,把追求提升大学排名名次作为办学的目标,而忘记初心、偏离办学的正确方向。
俗话说:文没有第一,武没有第二。把大学当作武林高手决高下、排座次,本来就不是一件严肃的事,只能采取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态度,当不得真的。大学发展的最高原则是响应国家需要,大学成功的最高标准是具有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能力。如果我们模糊了这一点,看重什么大学排名,将贻笑大方。总之,大学排名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借镜尚可,跟风则戒。办大学必须脚踏实地,长期积累,找准定位,特色发展,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参加本报告撰写的有:袁振国、余晓畅、王森、侯浩翔、严凌燕、刘志、蔡群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