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HK$
6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HK$
60.5
|
內容簡介: |
工业革命以来,技术成为了推动社会变迁强大的力量,被埃吕尔称之为技术化社会的现实已然出现。对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既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却极少关注技术应用。技术应用是技术进入大众应用时代才出现的社会现象,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
这本论文集是从技术应用视角出发对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分为4编,*编的3篇论文集中探讨对技术的社会理解;第二编的3篇文章关注技术应用的常见场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与工作特征的变化;第三编集中探讨沟通技术应用与生活变迁的关系;第四编则从宏观视角讨论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兼及对人工智能的讨论。
|
關於作者: |
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注于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
目錄:
|
第一编 理解技术
理解技术的维度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技术观【乔天宇 涂 真 孙朔晗】
技术与社会的两种理论及其反思【赵 璐 罗 祎 曾格子】
打开变迁黑箱
弥合社会-技术关系的三种研究取向【黄诗曼 陈秋心 徐清源】
第二编 技术与工作
社会如何应对工作变迁?
技术应用和技能结构的视角【黄诗曼 罗 祎】
工作到底怎么了?
从知识分布看技术和工作变迁【陈秋心 曾格子】
重新定义工作:论技术应用与工作变迁的关系【徐清源 乔天宇 赵 璐】
第三编 微观议题:沟通、情感与隐私
沟通革命中的规则重构
重新理解沟通技术应用与社会生活变迁【黄诗曼 赵 璐 刘松吟 孙朔晗】
信息沟通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孤独【涂 真 乔天宇 曾格子】
技术对信息隐私的影响机制【陈秋心 曾格子 孙朔晗 周 彦】
第四编 宏观议题:技术应用与社会
技术应用如何带来改变?
以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为例【罗 祎 黄诗曼 乔天宇】
ICT应用与社会不平等的重塑:现象与机制【罗 祎 徐清源 陈秋心 周 彦】
机器类人化:前提、逻辑和后果【赵 璐 涂 真 刘松吟 徐清源】
|
內容試閱:
|
前言
邱泽奇
自从移动互联网进入大众生活后,人类就进入了技术化社会(Ellul,1964)的纵深地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左右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重塑着我们的意义系统,甚至人类生命的有机性也因此改变。网络技术、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每一项都直抵人类的社会基础、伦理底线。技术到底将把人类带往何方,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可是,社会学对技术的理解却非常有限,为社会提供的理解技术的知识更是极为可怜。从对技术史的研究算起,出版的文献屈指可数。近几年引进、翻译的文献较多。不过,都不是社会学家们写的。
在过去的40年,中国从一个农业国,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不仅迅速发展为制造业大国,还从解决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入手,进行应用创新、触发原始创新,一跃而成为技术进出口大国,中国的技术出口也在快速增长。在这样恢弘的历史进程中,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生活在中国的每个人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演化,也体会到了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试问,在99.9%的家庭没有固定电话的岁月何曾想过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在大街上车辆稀少的日子里又有谁想象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开着汽车?我们可以列举出太多的例子说明技术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变化。同样,社会学对人类历史上奇迹般的技术创新似乎视而不见,探讨技术与社会主题的文献不足60篇(部),为中国和世界提供的知识更是少得令人汗颜(邱泽奇,2018)。
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家们如马克思和韦伯都把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构成要素,特别是马克思充分讨论了作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技术,可是现代社会学忽视了社会构成中的技术要素,在探讨社会学基本问题时完全排除了技术及其历史。有人统计过,1986~1990年,美国社会学的两大期刊仅发表了4篇涉及技术的文献(沃尔梯,1992)。现代社会学为什么忽略技术要素?这一问题可以另行讨论。现在需要提醒的是,我们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