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本歷史人物:大河劇中的幕末.戰國
》
售價:HK$
107.7

《
100張改變世界的經典照片: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
售價:HK$
474.7

《
極夜行:1872小時的黑暗永凍,與自己對話的旅程。
》
售價:HK$
106.9

《
明清以降的宗教城市與啟蒙
》
售價:HK$
172.2

《
管理的本質:迎戰複雜與變局的高績效之道,打造每個人都能實踐的核心能力
》
售價:HK$
163.3

《
身為媳婦,我想說____:那些該為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刻,為什麼我說不出口.
》
售價:HK$
124.7

《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下):蕨類與石松類 蹄蓋蕨科--水龍骨科
》
售價:HK$
890.6

《
數學,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一門不教公式,只講故事的數學課
》
售價:HK$
124.7
|
內容簡介: |
為什麼台北有這麼多長得很像的公寓,都是同年代蓋的嗎?
「步登公寓」是指四、五層的無電梯集合住宅,源自一九二○年代的現代主義社會住宅,其中的雙拼梯間型後來也大量出現於台北,多數建於六〇至七〇年代,成為最普遍的都市住宅。
本書不僅回顧了「公寓如何被生產」,也是對「公寓為何」的提問。我們以「步登公寓」一詞,使台灣此種公寓類型被理解為一種國際式樣、現代住宅類型的在地版本──台北步登公寓是原生於台北,並與其他國家的步登公寓都有所關連的住宅建築。
公寓至今仍是台北最常見的住宅形式,其價值不在於形式的偉大或細部的精雕細琢,而是空間所收納的常民生活。我們對公寓的印象是融合在街景中的、鑲嵌在每日作息與步行韻律裡,家的附近、辦公室周遭,經過的、去訪友的,那些日常的所在。
透過凝視公寓,便能理解這座城市的空間史;希冀藉由書寫常民住宅建築,從生活空間開啟反省的可能性,一起思考我們想要的住宅與城市。
各界推薦
王俊雄/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建築大叔/《不用工作的城市》、《Taipei12》作者
徐明松/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建築史學者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劉真蓉/衍序規劃設計主持設計師
共同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本書梳理台灣戰後住宅發展極為重要的「樓梯型公寓」發展脈絡,視角寬闊、資料詳實也清晰好讀,絕對值得建築專業界與相關愛好者閱讀與參考。──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步登公寓是歐洲二十世紀初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現代生活的新容器,該書則是台灣第一本就此主題作出細膩探討的文本,值得推薦。──徐明松/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建築史學者
在電梯還没有普及的年代,步登公寓以一道公共樓梯作為垂直的連結,這種非以機械設備定義的空間尺度,已悄悄地開展了鄰里陌生的垂直化現代社會的序幕,然而經過了不同年代的城市涵構轉變與都市記憶的複雜情緒下,我們終究會懷念著這種「理想」的都市環境原型。──建築大叔/《不用工作的城市》、《Taipei12》作者
|
關於作者: |
林君安
建築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美國奧瑞岡大學建築碩士,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研究興趣是近現代集合住宅的建築史,本書是由博士論文改寫整理而成。
跟許多人一樣,住過一些台北步登公寓,最早是童年假期裡的台北親戚家,那是新店區四層合院公寓的四樓。起先不可能知道,之後會花了好些年光陰在這種房子上,寫論文時住的則是北投區五層連棟公寓的二樓。關於公寓,有喜有嗔,有一點牽掛。
|
目錄:
|
作者序──台北日常
前言
Chapter1 公寓:名詞溯源與多重意義
公寓一詞的語言源流
區分所有權制度
為何稱作步登公寓?
Chapter2 台北步登公寓的原型與國際性
步登公寓的發展脈絡
步登公寓的原型特質
國際案例
兩個矛盾:公寓原型的政治意涵與反都市性
Chapter3 步登公寓在台灣:分類與源流
在地集合住宅源流
台北步登公寓的規劃類型
台灣其他縣市的步登公寓
Chapter4 步登公寓立面材
從現代、純粹的立面到拼貼的外牆
壓花玻璃:不透明的現代都市住宅
鏤空花磚:現代主義、地域主義與遮陽格柵
洗石子:日治時期引進的仿石表面
馬賽克磚:耐久價廉樣式多彩
類型平面的在地化
風土與現代的拉鋸
Chapter5 公部門的作為與步登公寓的生根
台北都會人口、職業與家庭型態變遷
公部門做了什麼?
由政府出版的類型圖面
私部門進場初期的經濟情勢
Chapter6 私部門的作為與步登公寓類型定位
公寓的增量與複製
戰後台灣空間生產者的在地性
建築師眼中的台北步登公寓
Chapter7 結語
公寓的集合住宅內涵
公寓與其階級意涵
公寓與城市
公寓與街廓
公寓作為借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