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欧美文学论丛(第十二辑):18世纪文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32680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韩加明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44068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01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6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售價:HK$ 456.0
无限可能的身体
《 无限可能的身体 》

售價:HK$ 72.0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售價:HK$ 69.6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售價:HK$ 153.6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售價:HK$ 79.2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售價:HK$ 96.0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售價:HK$ 90.0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售價:HK$ 19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8.5
《 文化和社会语境下的缅族民间口头文学 》
+

HK$ 100.3
《 寻根话语:民族叙事与现代性 》
+

HK$ 49.5
《 欧美文学论丛(第十辑):成长小说研究 》
目錄
前言

欧陆18世纪文学

从身体的展现到展现的身体
试析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戏剧表演理论与实践 王建
18世纪的爱洛伊丝 周莽
《用卡斯提利亚语写成的寓言》与《阅微草堂笔记》互文性研究 高博

英国18世纪文学

人物与景物:菲尔丁小说的视觉性 金雯
威廉三世的德行与笛福的《地道的英国人》 陈西军
格列佛在慧骃国的文化碰撞 苏勇
论克拉丽莎从完人到常人的蜕变 李菊
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的男性气质建构 杨岸青
亨利和萨拉菲尔丁兄妹的文学合作 韩加明
传记文学的功效
以《萨维奇传》为例 夏晓敏
丰沛之诗:约翰逊对前浪漫主义诗人的品鉴 叶丽贤
论斯特恩对观念联想的接受与辩驳 欧光安
想象18世纪末的中英关系:解读霍勒斯沃波尔的中国童话 李博婷
宗教视野下的简奥斯丁及其小说 龚龑

北美18世纪文学

两难中的智者:本杰明富兰克林与18世纪
毛亮
《威兰》:布朗笔下的美国故事 刘炅
各领风骚
《艾米莉蒙泰古的往事》中的文化对话性 丁林棚
內容試閱
前 言
北京大学的欧美文学研究发轫于五四时代,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形成了优秀的传统和鲜明的特色,素以基础深厚、学风严谨、敬业求实著称。解放后经过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教学和科研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充实与加强,集中了冯至、朱光潜、曹靖华、罗大纲、田德望、吴达元、杨周翰、李赋宁、赵萝蕤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改革开放以来,北大的欧美文学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成绩卓著的学术带头人,并已形成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已陆续出版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广泛影响的专著中,不少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目前北京大学的欧美文学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国际同行直接对话,承担着国际合作和国内省部级以上的多项科研课题,是我国欧美文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弘扬北大优秀的学术传统,促进欧美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决定联合主办欧美文学论丛。论丛每辑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组稿和编辑工作由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具体负责。作者以北大的欧美文学研究人员为主,同时也有校外专家学者加盟。我们希望这套论丛能展示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欧美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和优秀成果,以此加强与国际国内的交流,为拓宽和深化当代欧美文学研究做出贡献。本辑是论丛的第12辑,主题是18世纪文学研究。
欧美文学论丛此前都是以专题(如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等)或语种(如西班牙语文学俄语文学等)为主题,为何本辑以18世纪这个时代为主题有必要做一简要说明。提到18世纪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启蒙运动。以科学、理性为标志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反对封建王权专制和宗教神权束缚,提倡自由、平等,引发了18世纪后期的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进入现代时期。启蒙运动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国际18世纪研究学会每四年一届的大会几乎都是以启蒙运动为主题。参见张芝联:《关于启蒙运动若干问题的再认识》,载《二十年来演讲录(19862006)》,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65页。启蒙运动深受以洛克和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影响,但是启蒙运动主要发生在法国并不同程度地波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和美洲。若问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提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等思想家的名字,而他们也是公认的18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中国历史上,18世纪是康乾盛世,被誉为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国家实现了空前的统一,经济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到18世纪末,中国人口超过3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三分之一。参见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载《戴逸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5261页。18世纪也是中国文化对欧洲发生重要影响的时期,出现了所谓中国热,许多启蒙思想家把目光转向东方寻找解决欧洲现实问题的启示。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说,中国由于其儒家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军事才能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漆器等,开始被推崇为模范的文明。L.S.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9页。关于对欧洲中国热的更详细论述,参见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伏尔泰从中国的儒释道多教并存、和睦相处找到了信仰自由的范例,重农学派则从中国的科举制度发现了可贵的平等。高毅因此指出,如果没有受到中国文化的启迪,法国启蒙运动对自由与平等两大原则的倡扬在力度上无疑要大打折扣。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附录一《中法文化在法国大革命问题上的历史性互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57页。
这是18世纪的历史背景,我们再来看18世纪文学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欧洲文学史上,18世纪之前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是突出代表;18世纪之后是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两座高峰之间的18世纪显然在文学史上属于成就较小的低谷。这在英国文学中表现最为突出:如果要列出英国文学史上的十大作家,18世纪作家几乎没有人能跻身其中。在法国文学中前面提到的四人与其说是文学家不如说是思想家。曾经出现过但丁的意大利和出现过塞万提斯的西班牙,18世纪鲜有文学大家。彼得大帝统治下的俄罗斯实行向西开放政策,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现代俄罗斯文学刚刚开始起步。倒是处于诸侯邦国割据时代的德国文学得到长足发展,经历启蒙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出现了德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大作家歌德。尚未独立建国的北美由深受英国文化熏陶的富兰克林以其《自传》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因此,从总体上看,18世纪欧美文学成就不高,在学界一般不太受重视。不久前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在作家作品研究卷中,18世纪作家只有歌德和席勒两人作为戏剧家入选可为佐证。
18世纪是现代早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逐渐影响全球,美国独立战争使北美进入一个新时代,而法国大革命则产生了动摇欧洲传统社会根基的作用。作为对这样一个转型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欧美文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关注的变化,小说逐渐成为与诗歌和戏剧并驾齐驱的文类,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18世纪也是欧洲国别文学之间相互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英国小说受西班牙和法国小说影响,又反过来深刻影响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小说的发展;德国学习借鉴英法,在诗歌和戏剧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俄国向西欧开放学习,现代文学萌发。美国文学也在继承英国文学传统的过程中出现新的变化。英国批评家玛丽莲巴特勒举了如下两个例子来描述18世纪中后期的欧洲文学形态:伏尔泰在《天真汉》一书中创造了天真汉这一典型的外来人。哥尔德斯密斯则创造了另一个,即中国人兰奇阿坦吉,他被冠以世界公民的称号,这个名衔实在是既充分平等又四海通行。玛丽莲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页。哥尔德斯密斯书中的LienChiAltangi又译李安济。从外来人的视角观察社会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从21世纪中国人的视角研究18世纪欧美文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提供了观察当今中国的一面镜子。18世纪文学中反映的现代性的各种表征、现代社会面临的机遇和问题与当下中国的现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了解研究18世纪欧美文学对于认识当代中国是很有益的。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连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贫穷落后的面貌已经大为改观,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如何解决社会巨变中出现的新矛盾,如何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编辑欧美文学论丛《18世纪文学研究》专辑,就是希望从对处于现代早期的18世纪欧美文学的探讨中发现对我们今天社会文化发展的有益启示。文章的撰稿者包括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欧美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从北大博士毕业后在外校任教的研究18世纪文学的中青年教师,还有兄弟院校对18世纪文学研究有兴趣的专家学者。文章大致按照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的年代排列,有时根据文章主题略作调整。
《18世纪文学研究》专辑的文章分为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欧陆文学共三篇。王建教授的论文以启蒙运动早期的戈特舍德的戏剧改革到启蒙运动晚期的莱辛和恩格尔的戏剧表演理论为主线,结合从诺埃伯夫人到艾克霍夫的流动戏班的舞台表演实践,揭示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表演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条从身体的展现到展现的身体的道路。这就是从起初炫耀身体的能力和需求转向后来对身体的规范、训练和掌控,让身体的各个部分成为表演符号的过程。周莽副教授的论文《18世纪的爱洛伊丝》探讨12世纪法国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和爱洛伊丝的通信与卢梭的小说名著《新爱洛伊丝》的关联性。阿伯拉尔和爱洛伊丝的通信对后世的书信体作品的影响极大,18世纪对两人爱情故事的关注形成一个热潮。卢梭的小说原名《阿尔卑斯山麓小城两情人的书信》,后改为《朱莉或新爱洛伊丝》,有必要将两者关联起来审视。论文对相关史实与传闻的梳理和对人名寓意的考察分析都令人耳目一新。高博博士的论文从互文性角度对西班牙作家萨马涅戈的《用卡斯提利亚语写成的寓言》和清代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这两部大致创作于同一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他论证两书从社会背景到作者生平、从体裁到寓意上都有密切互文性,既注意到了相似性,也看到源自不同文化传统的特异性,从而为研究阐释18世纪文学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新视角。
第二个单元有十一篇文章,涉及从笛福到奥斯丁的英国文学,既有侧重理论探讨的文章和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也有对文学传记的研究和文学关系方面的拾遗补缺。前面曾经谈到18世纪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两大高峰之间的低谷,本专辑偏重英国文学似乎不妥。其实所谓低谷是相比较而言,18世纪英国文学值得认真研究。约翰逊被公认为英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批评家,理查逊和菲尔丁的小说对狄德罗、卢梭、歌德等人产生重要影响,斯特恩出版《项狄传》后迅速成为欧洲名人,更不用说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成为流传全球的文学作品。我们以前对18世纪英国文学重视不够,本专辑的出版正好可以起到补缺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金雯教授的《人物与景物:菲尔丁小说的视觉性》是篇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她从近年英美文论界对描绘的重视得到启发,从人物肖像和景物描写两方面,说明菲尔丁的小说创作与史诗等传统体裁中的观看模式、同时代绘画中对于人物面容刻画的互文关系。她认为视觉性与文字叙事艺术不可分离,正如器物、图像和人物之间存在难以分割的联系,因此应该引起重视。
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几乎尽人皆知,但对他的诗歌创作中国读者的了解则很有限。湖北大学陈西军副教授的文章研究笛福的长诗《地道的英国人》,论证作者是如何从德行的角度为英王威廉三世进行辩护的。笛福首先指出英国人本来就是源自欧陆各地;接着批评英国人忘恩负义的秉性。威廉三世在英国即将陷入天主教统治深渊的时候拯救了英国,他的德行而非出身使他具备了成为英国国王的合法性。苏勇副教授利用弗莱关于梅尼普讽刺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将斯威夫特的讽刺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中主人公格列佛在慧骃国的遭遇看作他所经历的一次文化碰撞。这一碰撞导致了格列佛原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颠覆,并使其对人性有了崭新的认识。他在小说结束时躲避人类社会,宁愿在马厩里与马交谈的疯癫举止是作者斯威夫特对人类以理性动物自居的狂妄自大的绝妙讽刺。
安徽师范大学李菊博士的论文研究理查逊的代表作《克拉丽莎》中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克拉丽莎》是一部洋洋百万余言的悲剧小说,出版之后曾经在欧洲大陆引起轰动。论文紧紧抓住女主人公的悲剧故事,以文本细读为主,探讨克拉丽莎如何从众人眼中的淑女典范蜕变为有缺点的常人,最终经历痛苦和反思,完成了自我实现和人格升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杨岸青副教授的论文研究理查逊的最后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传》。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男主人公形象,历来不太受批评界重视。论文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蕴含在葛兰底森爵士道德神话中的性别呈现,探讨理查逊利用骑士形象所建构的体现中产阶级道德诉求的男性气质内涵。韩加明教授的文章介绍菲尔丁兄妹的合作关系。中国读者比较熟悉亨利菲尔丁,他的妹妹萨拉也是一位重要的小说家,兄妹俩在创作中曾经互相帮助。由于萨拉在创作生涯后期与亨利的竞争对手理查逊有密切交往,这三人之间的文学关系近年来引起学界很大兴趣,值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夏晓敏博士的《传记文学的功效浅析》以《萨维奇传》为例,首先探讨约翰逊如何从善恶平衡的角度解读传主的放荡人生,然后通过考察作者与萨维奇人生的相似之处,揭示《萨维奇传》中约翰逊感情的释放和观点的表达。文章还关注到《萨维奇传》的读者在阅读中进行的自我映照、反思和获得的人生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叶丽贤博士的文章论证约翰逊以丰沛(exuberance)来概括前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所呈现的整体气象,并以其为核心来展开对诗人的才华、成就以及诗作细节的考察。约翰逊不受个人诗学品味或前人教条所规束,尽量带着诚实的感受和理智的思辨来品评他们的作品,既高度认可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指出追求丰沛可能带来的各种弊病。但是约翰逊的文学批评也有自身的局限,比如因过于强调诗歌的认识或德教功能而无法领略抒情诗之美,因对格雷其人心存偏见而贬低他的诗艺等。
石河子大学欧光安副教授的论文研究以怪异著称的小说《项狄传》。论文认为离题是《项狄传》的关键叙述特点,这一手法反映出斯特恩受洛克观念联想的影响。洛克肯定观念之间的关联,但反对观念之间的错误联系,认为这样会导致非理性;斯特恩在《项狄传》中则表现观念之间错误的联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联系产生的情感胜过正常联系产生的理性。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李博婷副教授的论文研究霍勒斯沃波尔的童话《象形故事集》中讲述的中国王子到英国寻找心上人的故事,解读其文化寓意。18世纪末因美国独立而失去了北美殖民地的英国开始掉头向东,力图加强与中国的贸易与交往,并对此寄予厚望。但英国是否能够赢得中国?沃波尔用一个身份巧妙的求婚故事表达了他的怀疑及对殖民扩张的批评。简奥斯丁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英国小说家。其小说虽然出版于19世纪早期,但是她开始小说创作是在18世纪末,而且她的小说主题与18世纪密切相关。中华女子学院龚龑博士的论文《宗教视野下的简奥斯丁及其小说》介绍近年研究奥斯丁与宗教关系的几本著作,并借此来探讨奥斯丁本人的国教背景以及其小说的宗教意涵。文章不仅为奥斯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有助于读者了解宗教在18世纪英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个单元为北美文学,有三篇文章,两篇研究美国文学,一篇涉及加拿大文学。毛亮教授从独特的视角研究读者非常熟悉的富兰克林的《自传》。论文依循历史的维度,努力在18世纪语境中讨论富兰克林这位伟大历史人物成长和变化的过程,尤其关注皮围裙与绅士两种身份之间和北美殖民地、大英帝国、美国三个政体之间富兰克林面临的两难选择。论文提醒中国的读者摆脱励志版的、或成功学的富兰克林,因为真实的富兰克林要复杂和有趣得多。对外经贸大学刘炅副教授的论文研究18世纪末美国小说家查尔斯布朗的《威兰》,指出小说体现的道德说教先行的姿态与安拉德克里夫的英国传统相似,其情节遵循的也是拉德克里夫的被解释的超自然主义模式,并借用了18世纪末盛行于英美和欧洲哥特传奇中的反天主教元素,以宗教狂热迷信为靶子。但是布朗显然有意在欧洲的哥特传统之外另辟蹊径,小说标题特别强调的文化身份和地域归属都暗示着这部小说是欧洲文学传统嫁接于新世界文化之上的独特产物。丁林棚副教授的论文研究的是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的《艾米莉蒙泰古的往事》。弗朗西斯布鲁克是英国人,因丈夫担任军中教士,她在1763年前往魁北克并在那里生活了几年。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的这部小说对18世纪英国和加拿大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借鉴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通过对风骚这一话题的探讨,揭示作品潜藏的各种杂语交接、文化冲突与对话,探讨作品体现的关于欧美大陆和英法民族文化差异、历史与现在、情感与理智等对立矛盾。这三篇关于北美文学的文章都特别强调英国或欧洲传统文化与美洲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互动。
本专辑所收文章皆为首次发表。17篇文章涵盖从传统社会历史批评、关注文本分析的新批评到现当代文论和文化研究等不同的批评视角。撰稿人大多是近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写作风格既有严谨的考据,精辟的分析,也有特色鲜明的美文和发人深省的思辨,展示了18世纪欧美文学研究的活力。《18世纪文学研究》从最初设想到组稿修改的过程中,已经退休的刘意青教授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申丹教授提供了大量帮助,编者深表感谢。本专辑是国内学界第一次围绕18世纪欧美文学展开讨论的尝试,希望它的出版能引起更多学者对18世纪文学的兴趣,进一步推动相关的研究深入开展。对于专辑文章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2016年10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