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HK$
49.5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85.8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HK$
85.8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68.2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HK$
129.8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编辑推荐:
《审慎变革 : 区块链与证券市场的未来之路》一书是证券市场从业人士精心打造,详解境外证券市场区块链项目案例,探寻区块链技术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应用。它有三大特点:(1)专业性,(2)实用性,(3)独特性。本书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对金融市场的观察与判断,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名人推荐:
作为一名全球政策制定者和前监管者,我认为我们需要在制定政策时找到一种平衡,规避风险的同时对创新和积极的颠覆持开放态度。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其他领域,要释放区块链的最大潜力,只有全部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这本书是协助各方理解这项技术及其影响的宝贵资源。
GregMedcrat,国际证监会组织前主席、澳大利亚证监会前主席
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很重要的科技发展趋势,正在带领全球创新浪潮,迅猛地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区块链作为这一趋势的前沿,将超出单纯的技术革命的层面,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李中、周思宇和李杨的新书聚焦于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的务实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未来场景展望,有技术分析,有案例参考,有实施指南,全书生动活泼,值得深读和思考。
朱民,清华大学国家
|
內容簡介: |
《审慎变革 : 区块链与证券市场的未来之路》:10年前伴随比特币诞生的区块链如今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黑科技,一跃成为令人寄予厚望的新经济蓝图。从境外的学界研究和业界实践来看,资本市场的交易结算等基础设施领域已被公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潜力的应用场景。本书从金融市场从业者的专业角度,全方位解读境外证券市场区块链项目案例,深入剖析资本市场 区块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尝试探寻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审慎变革之路,为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及广大市场人士、投资者了解区块链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专业参考。
|
關於作者: |
李中: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哈佛MBA。妥妥递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国际证监会组织前资深政策顾问;前证监会基金部、私募基金小组成员;曾为国内知名媒体、G20、IOSCO、证监会撰文;曾任职于高盛和德意志银行。
周思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金融管理部门,曾长期就职于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在证券交易结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科技监管、金融统计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李杨: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就职于国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从事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金融科技的跟踪研究。
|
目錄:
|
第1章 去中心化区块链横空出世 1
1.1 起源:比特币 4
1.2 寻找比特币之父 26
1.3 照猫画虎:比特币之后的山寨币 35
1.4 区块链崛起:瑞波与以太坊 43
1.5 智能合约初探 55
第2章 资本市场交易结算机制的前世今生 67
2.1 市场背后的管道:资本市场交易结算之谜 69
2.2 资本市场交易结算机制的演进特征 81
第3章 区块链:未来的交易结算基础设施? 89
3.1 安全却复杂的资本市场 91
3.2 区块链的先进性 95
3.3 新型基础设施 103
第4章 八仙过海:境外证券市场区块链应用案例 109
4.1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CHESS系统替代项目 111
4.2 股东大会投票业务应用 118
4.3 黄金交易结算系统 128
4.4 纳斯达克私有股权管理平台 139
4.5 DTCC场外交易处理 146
4.6 数字资产与公有链应用 156
第5章 理想与现实:区块链在资本市场发展的远虑近忧 173
5.1 资本市场的独特性 175
5.2 业界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态度 181
5.3 区块链的局限和不确定性 187
5.4 资本市场区块链设计的四个重点问题 190
第6章 中国机遇:走稳我国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变革之路 207
6.1 区块链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环境 209
6.2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区块链技术的需求分析 213
6.3 趋利避害:把握资本市场发展区块链技术的中国机遇 230
结束语 238
跋一 241
跋二 243
跋三 252
推荐阅读 256
|
內容試閱:
|
比特币(Bitcoin)在2008年由中本聪通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提出,在互联网上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价值传递。2009年以来,比特币平台靠着一套写进的机器规则在没有中心机构的监护下运行了9年多,不可不谓神奇。近年来,青出于蓝的区块链(Blockchain)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区块链不仅仅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的升级,还可能是对整个人类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社会实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去中心化,二是通证经济学(Tokenomics)。凯文凯利早在1994年的《失控》一书就提到网络将给人类社会行为带来不可避免的去中心化这些行为不是由某个中心主宰而是社区自运行的,换言之,这个去中心化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形式上的去中心化,而是一种社会商业治理的新范式,比如在没有传统的公司治理、股权激励的情况下,通过挖矿、博弈等激励合作机制,使得社会商业组织更有效、更完美地运行。人类工业化形成的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化,在网络化时代或进化为去中心化的新经济模式。
鉴于区块链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共享账本,业界有不少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提高业务系统运转效率的尝试,比如本书提到的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改善结算效率,这是一种改良的路径。同时区块链的核心是利用博弈论和激励设计把分散的和互相不存在信任的人们的经济活动相互结合一起,比如记载着身份、许可、行为历史以及授权的分布式账本,理论上可以让消费者自主掌控数据的前提下参与所有的商业活动,而不再依赖中心化的认证机构。在这个意义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同现有中心化机构的作用存在矛盾,因此,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落地是一种变革路径,两条路径谁走得更远,只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30多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取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骄人成绩:发展到今天每日可以容纳万亿交易量的覆盖证券期权和期货的庞大市场,在撮合技术、清算技术、市场监控技术等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预期,将区块链的共享账本特性用于资本市场可以在清算、交割等方面提高市场效率和降低市场成本。在去中心化的趋势和实践下,传统的成功的中心化商业模式是否会不断削弱,中介机构何去何从,是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举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期货交易所的核心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两大功能,随着区块链技术高处理能力的突破,在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网络社区中应该也可以实现。
如果说区块链的到来翻开了新经济的一页,必将影响资本市场,那么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分析应对并加以必要的引导,这些在本书中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分析和建议。资本市场需要在紧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借鉴国际上和其他行业的金融科技创新经验,保持行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应该看到,分布式账本提供的不可篡改性给监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工具。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早期,未来的路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预期,国内外资本市场行业围绕区块链去中心化、共享账本和通证经济学的三大特性的实验一定会开展得更广泛和更深入。
左涛
全球资本市场行业资深区块链咨询师
原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大陆技术公司总经理
原大连商品交易所首席架构师
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架构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