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旅遊大歷史
》
售價:HK$
356.3

《
台灣自我殖民的困境:從被出賣到凌虐,台灣被殖民與自我殖民的困境
》
售價:HK$
112.8

《
我的世代我作主:選舉教會我們的事
》
售價:HK$
77.2

《
尼采忘了他的傘:這些傘,撐出一個時代!那些你沒聽過的生活、文學、歷史、藝術中的傘
》
售價:HK$
106.9

《
情緒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
售價:HK$
95.0

《
甜蜜的世仇:英法愛恨史三百年──從路易十四、邱吉爾到歐盟(上、下冊不分售)
》
售價:HK$
356.3

《
主力的思維:日本神之散戶cis,發一條推特就能撼動日經指數【隨書附2020年趨勢解析與投資規劃】
》
售價:HK$
112.8

《
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人類政治行為的迷思
》
售價:HK$
142.5
|
內容簡介: |
美如真理,在隱蔽下無限延展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幽玄[ゆうげん]
影響日本當代設計者的陰翳美學
■若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認真凝視眼前名為「影」的苦難現實。──安藤忠雄
■幽玄是人類得到光明後遺失的美的領域。──深澤直人
時間進入中世,在日本歌人的領略下,佛法、老莊、日本的神道被揉合出一種獨特的美學──幽玄。幽是隱微,玄是奧妙的黑,幽玄原指枯淡之心的深邃境地,諸行無常的人生真義。
美從捕捉當下的物哀,走入不生不滅的幽玄。形而上的幽玄,在一首首和歌中發展出豐富的美學意涵,隱蔽、枯寂、妖豔、寫意,最後調和成一種在陰暗中追求的美感,攏之在內,時空無限,內在充實,代表意象之一是秋天氤氳的薄明山林。
引進陰影,而不是光。大和民族從陰翳中發現美,又為了美的目的利用陰翳。枯山水、日式庭園、和室、壁龕……昏暗美感的空間中進駐了永恆的閒寂,靜謐、悠遠的幽玄餘情,成為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的神秘」。
物哀之後,幽玄在有限中探求無限,再開啟了日後懾服西方的侘寂美學。現代美學家大西克禮旁徵博引,將「物哀、幽玄、寂」定調為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本系列爬梳三大美學的起源、概念,及不同領域的解讀或應用,內容橫越文學、歷史、心理學、哲學,是讀者掌握日本美學的獨家著作。
■「最古老的事物,都會轉變成最前衛的事物。」──杉本博司
■「現今不論是建築與城市,人類與語言,都逐漸充斥著半透明的元素,我們在其中可以感受它的新鮮和可能性,而這概念的擴張造就了我們每一天的努力,或許我們之後的大半思惟也都寄託在其中。」──原研哉
本書特色:
◎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物哀、幽玄、寂。不懂這三個詞,就不可能了解日本。
◎無印良品的白、三宅一生的皺摺、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杉本博司的《海景》……日本建築、攝影、產品設計的原點,啟發當代設計者的美學哲思。
|
關於作者: |
大西克禮 YoshinoriOhnishi(1888-1959)
日本美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前身)名譽教授
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畢,1930年代開始於東京帝國大學擔任美學教職,1950年退休後埋首於美學研究與翻譯。譯有康德的《判斷力批判》,著有《〈判斷力批判〉的研究》(1932)、《現象學派的美學》(1938)、《幽玄與物哀》(1940)、《風雅論:寂的研究》(1941)、《萬葉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識論史》(1950)等,為日本學院派美學的確立者暨代表人物。
譯者簡介
王向遠(1962—)
著作家、翻譯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王向遠著作集》(全10卷)、《王向遠教授學術論文選集》(全10卷)及各種單行本著作二十餘種,已出版譯作二十餘冊計三百六十餘萬字。
|
目錄:
|
【導讀】「從神秘崇高到餘韻深遠」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蔡佩青專文導讀
一孕育幽玄美學的日本歌道與歌學
二風吹白浪起──幽玄的形式與美學價值
三餘情纏繞的歌風──中世歌學中的幽玄
四僧人與能樂師的幽玄──正徹、心敬、世阿彌、禪竹的幽玄概念
五幽玄和有心──藝術的主題與藝術的形式
六論東西方的藝術形式定義
七幽玄如何成為日本民族的美學焦點
八幽玄概念的美學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