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HK$
69.3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极具学术价值的老字号品牌企业案例库,涉及国内外多家老字号:
有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300多岁的同仁堂、有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的中国布鞋 内联升、有近159年历史的瑞蚨祥绸布店、有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等,至今生意兴隆。这些老字号都是中华历史、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丰富的老字号企业信息资源数据:
依据调研数据,分析老字号的经营现状和发展困境,探讨老字号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品牌激活,挖掘老字号的商业传统和智慧等;领略中国人的创业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商业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弥足珍贵。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由老字号皮书编委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CUAES)都市人类学委员会、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等几家机构组织,联合全国各地社科院和高等院校,开展的关于老字号的调研成果的集锦,主要内容如下:
■ 各省老字号协会2017年度工作成果
■ 老字号价值体系:品牌延伸与品牌重塑专题研究
■ 老字号的现代转型专题研究
■ 老字号的地域性、国际性专题研究
■ 餐饮、食品类老字号专题研究
■ 海外老字号专题研究
|
關於作者: |
■ 张继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IUAES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主席。
■ 刘卫华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专职副会长。
|
目錄:
|
第1章 总 论
企业人类学:老字号研究的四个阶段和范式转变
张继焦 李宇军
工匠精神:老字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人类学研究
王焯
关注老字号发展新时代的四大关系
张继焦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最新趋势:走出村落,以老字号为抓手,走向现代化
张继焦
第2章 各省老字号协会2017年度工作成果
老字号的山东现象
魏子杰 饶舜玉
广东省2017年老字号工作进展
范依萍
辽宁省推进老字号发展的工作状况
崔守军
浙江省2017年老字号工作总结报告
丁惠敏
第3章老字号价值体系:品牌延伸与品牌重塑专题研究
经济人类学视角下的老字号价值体系建构
舒萍
品牌延伸与技术创新:南京老字号绿柳居的现代转型
王泗通
品牌重塑:百年老字号红螺食品的创新经营与持续发展
李宇军 张继焦
第4章 老字号的现代转型专题研究
传承与发展:老字号企业创新研究
张继焦 柴玲 黄莉 尉建文
伞式社会与老字号发展:以百年老字号王老吉为例
黄葆荣 陈鸣
集体记忆与老字号的商道传承:以义顺商号为例
唐远雄 穆童
第5章 老字号的地域性、国际性专题研究
老字号的类型学分析:以广州市老字号为例
高崇
河北省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形象建设研究
包来军
提升河北省老字号企业知名度问题研究
张彦台
关于以老字号主题深化北京礼物内涵的思考:以北京西城为例
戴时焱
北京中华老字号的国际形象:以问卷调查为依据
张翠珍 高刘阳
第6章 餐饮、食品类老字号专题研究
北京西城餐饮老字号品牌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
何敏 席文韬
老字号的生存与品牌的重塑:以山东招远德字门绿豆粉丝为例
曹锡山 张继焦 李永杰
从德昂茶看少数民族茶叶老字号的地方性与文化价值
李全敏
第7章 海外老字号专题研究
海外华人老字号企业的传承和跨国发展:以马来西亚余仁生为例
祝家丰
|
內容試閱:
|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为推动我国老字号研究,建立我国企业品牌案例库,由本书编委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和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企业人类学委员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等几家机构组织,联合全国各地社科院和高等院校,开展了广泛的老字号研究工作。本书是这方面研究的第五本绿皮书,汇集了近两年来老字号研究的新成果,致力于进一步推动老字号的深入研究。
老字号通常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的商号。老字号之所以在今天格外受到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其经济的和商业的价值,更因为其文化的和历史的价值。实际上,老字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传统民间商业文化的代表。这些老字号都是我国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蕴含着数代人艰难坎坷的奋斗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工商品牌也层出不穷。国外工商名牌大量涌入国内,受到年轻人的追随。这些变化都对中华传统老字号形成了挑战和冲击,使一些老字号倍感失落,有的老字号甚至举步维艰。当然,也有一些老字号和闻名遐迩的百年老店重新焕发了青春。例如在北京,有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300多岁的同仁堂,有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的中国布鞋第一家内联升,有165年历史的瑞蚨祥绸布店,有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等,依然生意兴隆。这些老字号都是中华历史、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有些老字号不仅是百年老店,甚至是千年老店。比如,浙江宁波黄古林工艺品起源于公元713年,已有1305年的历史,堪称浙江最早的老字号店;浙江丽水市景宁畬族自治县惠明茶叶公司,起源于公元861年,已有1157年的历史;北京老药铺永安堂的历史近600年;北京王致和的历史近350年;云南的老拔云堂可回溯至1728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还有全聚德、冠生园、陈李济、狗不理等,历史都超过了百年。
从这些千年、百年老字号中,我们不但可以发现数代传承的产品、技艺和服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中华民族重诚信守信誉的商业传统,而且可以领略中国人的创业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商业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弥足珍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