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HK$
74.8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HK$
65.8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HK$
74.8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HK$
54.8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HK$
64.9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HK$
85.8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HK$
437.8
|
內容簡介: |
飞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如今又面临一个新课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行业专家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预计到2022 年累计将超过40万吨,动力蓄电池退役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70%。预计未来3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至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应对动力电池报废潮来临,加快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资源,组织产学研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编写了《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白皮书,对目前该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政策标准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产业良性发展、技术进步、风险管理等提供咨询和建议。
|
關於作者: |
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TCRR)成立于2013年12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核准,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发展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作为主发起单位,并联合我国再生资源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的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一家经核准成立的非营利性联盟社会团体。现有成员单位300余家,涵盖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全产业链企事业单位,联盟下设专家委员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废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等,由国内外80多位行业专家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联盟创建了联盟官方网站(www.atcrr.org)、联盟微信公众号(atcrrorg)、废电池回收利用专委会微信公众号(batteryrecycle)三大信息服务平台。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日,原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为现名。1998年10月29日,被中科院认定为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4月7日,研究所正式确立学科方向为过程工程,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中国科学院第二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自成立50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TCRR)成立于2013年12月,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核准,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发展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作为主发起单位,并联合我国再生资源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的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一家经核准成立的非营利性联盟社会团体。现有成员单位300余家,涵盖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全产业链企事业单位,联盟下设专家委员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废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等,由国内外80多位行业专家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联盟创建了联盟官方网站(www.atcrr.org)、联盟微信公众号(atcrrorg)、废电池回收利用专委会微信公众号(batteryrecycle)三大信息服务平台。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日,原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为现名。1998年10月29日,被中科院认定为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4月7日,研究所正式确立学科方向为过程工程,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中国科学院第二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自成立50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12月31日,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现有15个研究所中心、2个国级实验室、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科学观测研究站。全院职工973人,形成了以5名院士、163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9名博士学位获得者为主体的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环境工程技术开发队伍。作为国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致力于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