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編輯推薦: |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已进入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背景下推进跨省际的区域一体化,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将创新贯穿到交通布局、产业布局、生态布局、城镇布局以及社会政策等方方面面,通过思想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本书以京津冀一体化的新趋势与新模式为主题,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新趋势与新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报告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发展报告(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区域治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项目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获得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京津冀研究中心、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本报告作者是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行政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
本报告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机制为主题,构建了包括协同基础、协同行动、协同关键和协同目标四个部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做法及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和财税体制变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归纳总结了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自由贸易区等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模式与机制,试图找出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张贵祥,男,博士,山西省岢岚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986年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1990年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山西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0年7月-2003年9月,先后任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副教授。2003年9月至今先后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科学院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区域规划、生态城市规划、首都城市与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区位与水生态补偿等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几年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市社科联课题多项,主持大兴区城市化发展规划、朝阳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研究、北京市取水许可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研与评估课题。叶堂林,男,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学术中青年骨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批经贸学者、区域经济后备学科带头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入库评审专家等。多次获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主要从事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经济圈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参与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近10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40多篇,撰写了多篇国家级内参和成果要报,有关研究成果多次获中央领导和北京市领导的重要批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多次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效果奖。张贵祥,男,博士,山西省岢岚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986年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1990年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山西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0年7月-2003年9月,先后任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副教授。2003年9月至今先后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科学院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区域规划、生态城市规划、首都城市与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区位与水生态补偿等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几年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市社科联课题多项,主持大兴区城市化发展规划、朝阳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研究、北京市取水许可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研与评估课题。 叶堂林,男,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学术中青年骨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批经贸学者、区域经济后备学科带头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入库评审专家等。多次获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主要从事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经济圈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参与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近10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40多篇,撰写了多篇国家级内参和成果要报,有关研究成果多次获中央领导和北京市领导的重要批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多次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效果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