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HK$
7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HK$
104.5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HK$
118.8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HK$
217.8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HK$
8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HK$
107.8

《
她们登上了太空:第一批NASA女性宇航员成长纪实
》
售價:HK$
107.8

《
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金融化研究
》
售價:HK$
140.8
|
內容簡介: |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开发利用中建立一些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对拯救和保护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培育社会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与后代共享自然资源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责任和贯彻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需要。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保存有众多的珍稀、特有物种。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省彭泽县境内,该区是中国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大的分布区。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建立了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本书从气候、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变化等方面概述了庐山自然保护区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变化。全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庐山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的区域概况、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人类活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壤侵蚀和水热变化、植被指数(NDVI)、生物多样性等因子的时空格局变化,并基于已有气候变化预测出未来庐山自然保护区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变化。本书对庐山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的分析研究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尺度大、背景资料全的特点,能够为上述两个保护区提高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目錄:
|
第一篇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变化
1 地理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遥感
2 气候变化
2.1 温度
2.2 降水量
2.3 潜在蒸散
2.4 湿润指数
2.5 冻土深度
2.6 最大雪深
2.7 蒸发量
3 土地利用变化
3.1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3.2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4 生态系统结构变化
4.1 近30年来生态系统结构变化
4.2 近10年来生态系统结构变化
5 生态系统功能变化
5.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
5.2 土壤性状
5.3 生态系统碳源汇调节
5.4 水热调节
5.5 可利用水量
5.6 森林、农田、草地、水域分布状况和供给量
6 生物多样性保护
6.1 生物多样性概况
6.2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7 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
7.1 概况
7.2 综合
7.3 农业
7.4 工业
7.5 固定资产投资
7.6 开放型经济
7.7 服务业
7.8 财政和金融
7.9 人口与人民生活
8 气候变化未来情景
8.1 未来情景下年平均温度
8.2 未来情景下年降水量
第二篇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变化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开发利用中建立一些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对拯救和保护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培育社会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与后代共享自然资源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责任和贯彻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需要。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保存有众多的珍稀、特有物种。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省彭泽县境内,该区是中国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最大的分布区。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建立了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本书从气候、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变化等方面概述了庐山自然保护区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变化。全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庐山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的区域概况、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人类活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壤侵蚀和水热变化、植被指数(NDVI)、生物多样性等因子的时空格局变化,并基于已有气候变化预测出未来庐山自然保护区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变化。本书对庐山和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的分析研究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尺度大、背景资料全的特点,能够为上述两个保护区提高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全书共包括16章内容,第6章、第7章由汉瑞英撰写,第14章由郭书颖撰写,其余全部由赵志平撰写、李俊生指导撰写。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研究著作和文献以及统计年鉴,在此对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示范项目高寒草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适应性管理研究与示范(2016YFC0501904)的资助,以及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9031)气候变化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脆弱性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