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HK$
107.8

《
我本富足
》
售價:HK$
74.8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HK$
108.9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HK$
54.8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反映了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叙述。另外,本书中编写了形式多样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反映了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反映了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全书共七章,主要介绍了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计算机数控系统、位置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结构、常用数控机床,各章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题。书中采用了新国标规定的名词术语,较系统地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以及数控系统的基本知识。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工大学等相关专业选用,也可供中职学校和从事数控加工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作为工厂数控机床操作工人的自学教材。
|
目錄:
|
第1章数控机床概述1
1.1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2
1.2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6
1.3数控机床坐标系和运动方向的规定12
第2章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18
2.1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概述19
2.2基准脉冲插补19
2.3数据采样插补34
2.4三坐标联动直线和螺旋线插补原理40
第3章计算机数控系统43
3.1计算机数控系统概述44
3.2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硬件47
3.3计算机数控系统的软件54
3.4数控加工信息的输入及数据处理58
3.5刀具补偿69
3.6误差补偿76
3.7计算机数控系统的输入输出与通信功能81
3.8数控系统中的可编程序控制器86
3.9典型数控系统简介100
第4章位置检测装置107
4.1位置检测装置概述108
4.2旋转变压器109
4.3感应同步器111
4.4脉冲编码器116
4.5光栅122
4.6磁栅126
4.7激光在数控机床位置检测上的应用130
第5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133
5.1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概述134
5.2伺服电动机及其控制137
5.3伺服控制原理与系统164
第6章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结构183
6.1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组成和特点184
6.2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及主轴组件186
6.3进给传动系统及主要部件结构195
6.4机床导轨203
6.5常用辅助装置207
第7章常用数控机床216
7.1数控车床217
7.2数控铣床233
7.3加工中心242
参考文献255
|
內容試閱:
|
本书根据数控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而确立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了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反映了数控技术发展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素质的要求。
本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反映了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叙述。另外,本书中编写了形式多样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
全书共七章,主要介绍了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计算机数控系统、位置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械结构、常用数控机床等内容。
本书第1章由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潘冬老师编写,第2章由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坚老师和欧阳海菲老师编写,第3章由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凡进军老师和孙甲尧老师编写,第4章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萍老师编写,第5章由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凡进军老师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清老师编写,第6章由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坚老师编写,第7章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株洲南方航空工业公司程璋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和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坚老师编写。凡进军老师、刘坚老师为主编,刘清老师和欧阳海菲老师为副主编。
本书由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让贤副教授主审。参加审稿会者除编审人员外,还有湖南工业大学熊显文教授、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胡细东副教授和赵学清副教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雪红副教授等。他们在审稿会前和会中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