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HK$
74.8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HK$
107.8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分析与体演文化教学法》一书从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案例入手,分析误解产生的原因,揭示文化对交际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契机,介绍能够有效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体演文化教学法。本书具有如下特色:1. 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展示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2. 用认知心理学故事的概念和五要素模型分析误解产生的原因,探讨文化对交际行为的影响;3. 介绍体演文化教学法独特的教学理念,探索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和方法;4. 提供初、中、高级汉语课的教学案例,使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方法一目了然。
|
內容簡介: |
《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分析与体演文化教学法》一书从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案例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误解产生的原因,揭示了文化对交际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契机,介绍了一种有效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体演文化教学法。此外,该书还提供了初、中、高级汉语课的三个教学案例,为读者具体展示了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關於作者: |
秦希贞,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汉语教学法专业博士,现任南佛罗里达大学世界语言系助理教授。于2004年至2010年在Galal Walker教授的指导下学习体演文化教学法,并在其主持的汉语旗舰项目中担任汉语教师以亲身实践这一教学方法。2010年博士毕业后受聘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继续沿用体演文化教学法教授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对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等领域颇有研究。
|
目錄:
|
第一部分 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及其成因分析第一章 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第一节 中美跨文化交际的历史与现实第二节 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研究的主要成果第三节 中美文化差异的相关理论第二章 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故事分析第一节 故事是一种文化记忆第二节 误解是文化故事的缺位和错位第三节 积累文化故事第三章 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成因分析第一节 五要素分析模型的提出第二节 角色第三节 地点第四节 时间第五节 观众第六节 台词第七节 用五要素模型分析故事第二部分 体演文化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第一章 外语学习新目标:面向全球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一节 语言、交际与文化能力第二节 跨文化能力第三节 中国的英语教育和美国的汉语教育第四节 体演文化教学理念第二章 以文化为中心第一节 为什么以文化为中心第二节 文化教什么第三节 文化怎么教第三章 以体演为中心第一节 体演的含义第二节 课堂中的体演教学第三节 课堂外的体演实践第四章 以学生为中心第一节 师生的角色和任务变迁第二节 教师角色和任务的新定位第三节 学生角色和任务的新定位第五章 教学案例第一节 初级汉语体演文化课第二节 中级汉语体演文化课第三节 高级汉语体演文化课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
內容試閱:
|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的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益扩大:异国留学、学术交流、文化考察、跨国观光旅游、跨国经贸合作等跨文化交际活动与日俱增。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沟通障碍或误解,由此可能引发社交失礼、生意中断甚至外交危机。长久以来,学者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误解的主要因素,然而问题是,一句笼统的文化差异显然不能回答跨文化交际者心中的疑问,更无法切实帮助他们避免或者减少误解的发生。《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分析与体演文化教学法》一书以普通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历的文化误解和冲突为例,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误解和冲突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全球化形势下外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本书关注的问题有:文化差异究竟是如何造成误解的?跨文化交际者如何才能避免或者减少误解?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是不是就可以跨越文化的鸿沟实现成功的交际?全球化形势下,如何培养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及其成因分析。该部分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文化对交际行为的影响。该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中美跨文化交际的历史与现实,列举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中美文化差异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借用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故事(story)的概念来分析跨文化交际误解产生的原因。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是以故事作为基础的,故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从中美跨文化交际的误解案例来看,误解的根源在于双方记忆中储存的文化故事不同,某些文化故事的缺位和错位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诸多误解。第三章提出一个包括时间、地点、角色、台词和观众的五要素分析模型来分析跨文化交际误解案例,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来细致分析每个误解案例发生的原因。当用这个五要素分析模型去分析我们收集到的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案例时,我们发现,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社区,他们对这些交际要素的理解都深受自己本土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同一交际行为中的五个要素,交际双方的理解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当其中的一个或者数个交际要素被误读时,说话者想要传达的意图就可能被错误地解读,从而产生误解。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引述和教学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由俄亥俄州立大学Galal Walker教授提出的体演文化教学理念在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具体教学原则和实践方法。该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提出外语学习的一个新目标让学习者获得面向全球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体演文化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理念。笔者首先回顾了外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指出外语教学必须向文化转向,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然后,以中国英语教学和美国汉语教学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为例,指出当前外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指出该教学法将文化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以积累文化故事为教学内容,以体演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同时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任务进行了新的界定,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将语言要素习得作为教学目标的模式,使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可能。第二章集中讨论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核心特征之一从以语言为中心转变为以文化为中心,论述外语教学为什么要以文化为中心、文化教什么和文化怎么教这三个基本问题。第三章集中讨论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核心特征之二从以讲解为中心转变为以体演为中心,阐述体演的含义以及在语言课堂内外进行体演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第四章集中讨论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核心特征之三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介绍体演文化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及任务的重新定位。第五章提供了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课的三个教学案例来展示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方法。笔者在中国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后赴美留学和工作,迄今已经十年有余。过去的十年,正是中美民间交往急遽发展的时期。作为中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者,笔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了无数个跨文化交际误解和冲突,由此产生了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趣。本书中选取的大量误解实例,全部来自于真实的社会交往和文化观察。其中,有些来自普通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对方的文化社区中留学、工作和生活的亲身经历,有些来自中美文化人类学者对目的语社区生活的记录,有些则来自中美媒体的公开报道。笔者试图选取那些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案例来透视和分析文化对交际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而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以期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同时,笔者于2004年至2010年在Galal Walker教授的指导下学习体演文化教学法,并在其主持的汉语旗舰项目(Chinese Flagship Program)中担任汉语教师以亲身实践这一教学理念。2010年博士毕业后受聘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继续沿用体演文化教学法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笔者在美国汉语教学领域十余年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尽管体演文化教学法针对的是东亚语言文化教学问题,但其提倡的教学理念却在客观上解决了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为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误解、培养双语双文的全球化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教学示范。本书选取那些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美国人和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文化误解故事,从这些外语使用者在目的语社区中的实际交际表现入手来反思和探讨外语教学问题,希望引起业内同仁思考,如何在外语教学中着眼长远,为学习者创造进入目的语文化社区的途径,帮助他们预见并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让他们在离开教室和老师后,能够与目的语文化社区的人们进行实际的交往,并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本书用中文写成,其目标读者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学者及学生、负责对外交流的政府官员和民间组织负责人,以及对跨文化交际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论证不够严谨周密、论据不够翔实丰富、结论过于粗疏草率的问题,在此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在日后的修订中逐步完善。 秦希贞2016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