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HK$
108.9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
关系5.0
》
售價:HK$
131.9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HK$
63.8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HK$
63.8
編輯推薦:
1.新兴而特异的物种鉴定技术,强大而专业的研究团队DNA条形码技术于2002年首次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科研界,在多个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特异的、新兴的物种鉴定技术,其在中药鉴定,尤其是在药用动物和动物药材鉴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黄璐琦院士及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药用动物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率先开创了DNA条形码技术在药用动物鉴定上的应用。2.系统总结多项目研究成果,引领研究领域的技术革新本书立足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等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药用动物DNA条形码的研究进展,书中每一大类动物药材均制定了规范统一且操作性较强的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为药用动物及动物药材的准确、快速鉴定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为推动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药用动物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3.实验全过程的详尽梳理,di一手数据的科学严谨探析本书侧重于描述实验研究的基本路径和实施方案,凸显穷理尽微的特点,兼具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对实验数据的探析,以严谨而科学的角度进行推理,结论具有启发性意义。4.择取十二类常用动物药材,直观而简练
內容簡介:
《中国药用动物DNA条形码研究》即作为国内首部系统梳理、总结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药用动物暨动物药材研究领域的学术著作。其立足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的研究成果,由黄璐琦院士与李军德研究员领衔主编而成。全书主要分为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系统介绍了DNA条形码概论、DNA条形码技术操作流程、动物药材分子鉴定、药用动物DNA条形码技术的缺陷及争议等内容;各论详细阐述了蛇类、蛤蚧类、哈蟆油类、龟甲类、水蛭类、海马类、 鲌属类、虻虫类、桑螵蛸类、斑蝥类、鹿茸类、羚羊角类共12大类代表性药用动物的正品及其伪混品的DNA条形码研究成果,涉及药用动物79种,实验样品2401份(号),彩色附图200余幅;获得药用动物暨动物药材 DNA 条形码序列145条;同时,每一大类动物药材均制定了规范统一且操作性较强的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另外,附录则收载了一些分子生物学操作教程及具备指导性意义的相关推荐论文等。
關於作者:
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WHO 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技术组组长。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学和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先后负责国家和部局级课题 30 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 6 项。出版著作数十部,主要代表著作有《分子生药学》《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二版)》等,发表学术论文 500 多篇。 李军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 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长期从事动物药材、药用动物及中药政策法规研究。主编《抗癌中草药彩色图谱》《动物本草》《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版)》 《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典》 等专业著作。
內容試閱 :
药用动物暨动物药材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疑难杂症、急重病症等。动物药材特别是斑蝥、桑螵蛸、海马、水蛭、龟甲、虻虫等,为多来源品种并且较为混乱;加之动物类药材大部分为贵重紧缺药材,临床上多以粉末等形式入药, 给动物药材的准确鉴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传统中药鉴定技术,主要是经验性的性状鉴别,虽然简便、快速,但对多来源药材、破碎药材、粉末药材以及中成药的鉴定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分子鉴定、显微鉴定、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薄层色谱等方法也在动物药材的鉴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分子鉴定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所需检样量少,且不受样品形态的限制等特点,其不仅能对动物药材的整体及破碎部分的器官、组织进行准确鉴定, 而且还可以对以动物粉末、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入药的动物药材及其制剂进行有效的真伪鉴定、纯度检查与质量评价。尤其是蛇类药材的分子鉴别方法成为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收载的第一个中药分子鉴别方法,标志着中药分子鉴定技术已从实验室研究进入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