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售價:HK$
151.8

《
成功的大客户经营
》
售價:HK$
75.9

《
攀岩医学
》
售價:HK$
151.8

《
自然语言处理综论(第二版)
》
售價:HK$
218.9

《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
》
售價:HK$
86.9

《
图解团队管理
》
售價:HK$
86.9

《
学术写作的50个刻意练习:告别低质低效,实现高质高产(第三版)
》
售價:HK$
86.9

《
斯塔夫里阿诺斯作品全5册(全球通史+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
》
售價:HK$
378.4
|
| 編輯推薦: |
1、本书编选的文章均出自当代印度*负盛名也*富生命力的学者,他们的思想事业被公认为具有奠基性和经典性,也成为当前探究印度的首要参考。这些蜚声国际的思想家生长于印度,同时其学术与研究经历遍布世界各地,既扎根于印度本土的历史和传统,又面对和回应当前*迫切的政治议题,将古老文明与现代性、第三世界与全球化连接起来,凸显出印度自成一格的思想特征。
2、本书是国内*本系统性介绍当代印度主流左翼思想的文集译著,也是庶民研究这一当代印度*重要的研究流派的入门指南。本书涉及甘地神话、印度教、种姓社会、种族灭绝等议题,涉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为读者展现古典印度思想与当代前沿成果,勾画当代印度的思想图谱。
3、本书为大众读者提供了探访当代印度的思想视点,通过这个视点,我们既能一窥当代印度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又能借这面镜子反观自身,理解印度、中国乃至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关切的传统文化、阶层、暴力、全球化等问题,并获得新的思考资源和思考方式。4、本书封面设计别具匠心,渐被覆盖和吞噬的圆面即是少数人的恐惧的视觉形象,与经过特殊处理的书名字体一道,呈现被消声、被吞没、被灭绝的惊惧之感。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主要选编了包括阿尔君阿帕杜莱、拉纳吉特古哈等当代印度*重要、*有影响力的一批思想家的代表性研究论文,覆盖了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他们的研究是近几十年印度思想研究方面*突出的工作,既与过去的印度古典研究有联系,更与当下印度思想的发展有关,凸显出印度独有的思想特征。
|
| 關於作者: |
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和南亚研究教授,也是加尔各答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荣誉教授。他的著作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民族及其碎片》(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被治理者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the Governed)、《政治社会的谱系》(Lineages of Political Society)和《帝国的黑洞》(The Black Hole of Empire)。他是庶民研究小组的创始成员,也以孟加拉语创作散文和戏剧。
沙希德阿明(Shahid Amin)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德里大学文学硕士。19852015年间任教于德里大学历史系。他曾是斯坦福人文中心、普林斯顿大学谢尔比卡尔伦戴维斯中心、柏林高等研究院等机构的成员,曾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访问教授。现为果阿大学跨学科研究D. D. 高善必访问研究教授,新德里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历史系A. M. 赫瓦贾教授。著有《事件、比喻、记忆:乔里乔拉,19221992年》(Event, Metaphor, Memory: ChauriChaura, 1922-1992)、《撰写历史的其他方式:印度的视角》(Writing Alternative Histories: A View from India)、以及《征服与共享:战士圣人加齐米亚的来生》(Conquest Community: the Afterlife of Warrior Saint Ghazi Miyan)等。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和南亚研究教授,也是加尔各答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荣誉教授。他的著作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民族及其碎片》(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被治理者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the Governed)、《政治社会的谱系》(Lineages of Political Society)和《帝国的黑洞》(The Black Hole of Empire)。他是庶民研究小组的创始成员,也以孟加拉语创作散文和戏剧。
沙希德阿明(Shahid Amin)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德里大学文学硕士。19852015年间任教于德里大学历史系。他曾是斯坦福人文中心、普林斯顿大学谢尔比卡尔伦戴维斯中心、柏林高等研究院等机构的成员,曾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访问教授。现为果阿大学跨学科研究D. D. 高善必访问研究教授,新德里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历史系A. M. 赫瓦贾教授。著有《事件、比喻、记忆:乔里乔拉,19221992年》(Event, Metaphor, Memory: ChauriChaura, 1922-1992)、《撰写历史的其他方式:印度的视角》(Writing Alternative Histories: A View from India)、以及《征服与共享:战士圣人加齐米亚的来生》(Conquest & Community: the Afterlife of Warrior Saint Ghazi Miyan)等。
|
| 目錄:
|
前言批评文化的建构过程
帕沙查特吉文 陈恒译 陈韵校
甘地作为圣雄:北方邦东部戈勒克布尔地区的1921年2月
沙希德 阿明文 任其然 韦伟译 陈韵校
赌博:《摩诃婆罗多》的启示
西巴吉般迪帕耶文 韦伟 任其然译 周展校
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印度教徒:婚姻、市场与社会关系
康查伊莱亚夏普德文 朱中和译 黄玉琴校
一种视觉语言的生成:关于莫卧儿绘画的思考
古兰穆罕默德谢克文 张忞煜初译 黄虹校译
迁移者的时间
拉纳吉特古哈文 黄玉琴译 朱中和校
钱德拉之死
拉纳吉特古哈文 王延博 卢依楠译 梁捷校
少数人的恐惧:一篇关于愤怒地理学的文章
阿尔君阿帕杜莱文 段莹译 梁捷校
《庶民研究》:回溯与怀旧
迪佩什查卡拉巴提文 周展译 梁捷校
后记
|
| 內容試閱:
|
前言 批评文化的建构过程(节选)
1967年,喜马拉雅山麓西孟加拉邦纳萨尔巴里的农村爆发了武装农民起义。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层组织领导了这次起义。运动的领导人要求从当地的地主手里夺取土地,并在无地的农民中进行再分配。他们自称受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激励,并遥尊毛泽东为自己的领导人。印共中央领导层将纳萨尔巴里运动列为左倾冒险主义倾向加以批判。过了几个月,起义被武警镇压。
|
|